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6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767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5000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法制基础十分完善。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点是整个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有法可依。了解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财政法制建设的经验,对于研究构筑我国公共财政法律体系框架的思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2.
财政支出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监督是财政得以正确实施的保护伞。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缺失,提出相应的对策,阐明了财政支出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3.
当事人之间诉讼费用负担和国家对审判成本负担的划分影响着当事人诉讼行为的选择。目前中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制度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缺少救济措施、权利分布不均衡和国家承担公共成本太低等问题,因此健全中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制度,制定可行的救济措施,并对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判决实行监督,实施法院独立预算等措施,才是解决民事诉讼费用负担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4.
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对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而中国社会缺乏普遍信仰法律的传统。社会公众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中传统因素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同时。法律移植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的传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侵害学生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诱发高校与学生矛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程序瑕疵。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坚持正当程序原则,是使学校的管理行为公开、公正、公平的基本保证。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适用正当程序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6.
生态伦理观主张将人类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其影响,有学者提出法律本位应当向生态本位转变的观点。在分析法律生态本位观念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及其具体实施的不可行性和不现实性后,提出应当继续倡扬法律的社会权利本位观念,并吸纳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7.
试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了权力,就同时产生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法律监督模式和效果的探讨,我国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法律监督制度尚不完善,而法律监督体制构建的关键,在于形成权力的制约机制和充分考虑并确保法律监督的权威和效力。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会计造假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会计诚信法规、监督和会计诚信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的会计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79.
法律的适用范围决定着法律的效力范围,是适用法律的首要条件。正确理解《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适用范围,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律效力,发挥《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现实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80.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素质水平。本文从正确把握诚信友爱的内涵、诚信友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及现存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