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06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2304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评述了我国会计法英译文中突出存在的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的主要错误 ,指出在翻译中国法律文件时要做到的一点是遵循一定的法律文件英译规律 ,如突出法律行为的主体、不滥用被动句、遵守原文的句型等 ,并且要吃透原文而加以忠实翻译 ,呼吁提高国家级的法律文件英译文的质量 ,尽快开展省级涉外法规的英译及其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22.
词汇空缺是语言中较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外语学习中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英语习作的选词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发现外语学习者对词汇空缺的处理方式带有阶段性,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密切相关,并反映了词汇能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义遮蔽了意义的表达;以及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因此,言意矛盾实际上存在于两个过程之中:“意”向“言”的转化和“言”对“思”的禁锢,后者乃是更深刻也更根本的言意矛盾。  相似文献   
24.
本文说明语言信息的形式有表意作用,阐明语内意义的概念以及翻译语内意义的必要性,并从三方面论证可译的理论依据。结合语内形式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言、文化对应状况,探讨语内意义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5.
论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内涵、程序意义, 并从宽松的参与时空、经济的参与方式、充分的参与效果等方面论述了对当事人参与权的保 护。  相似文献   
26.
美丽而又神秘的紫色有着丰富的文化涵义,可以作为单纯的颜色词用,也可以修饰富贵威严的事物,具有"显贵"的附加义,同时在色彩心理上又构成消极感。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断章取义"的意义生成机制的合法性予以简要维护。一、依据哲学阐释学理论",前理解"的存在是阐释者不可逃避的宿命所在,因"而此非诗人之情,而引诗者之情也"也即"断章取义"式理解应当是合法的。二、从语义学角度来讲",断章取义""之取"的主要诉求乃为当下的交流效果,只要能够达到此一目的,即"有断章取义而理可通者"那么我们就应当说它是合法的。三、从互文性角度来审视",断之于彼,而无损于此"此一命题已经表明对于《诗》的断章取义其意义生成也应当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28.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可以更好地归纳词义,并厘清词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历史发展。以概念场为背景,考察各个概念域中的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以模糊数学的理论为基础,初步探索用模糊综合评判定量评价汉诗英译本的基本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判据集(或称评判因素)的设定和隶属度的确定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该方法虽然仍离不开人的主观参与,但它比纯粹的定性分析更为科学、系统.  相似文献   
30.
整体论意义观是奎因对逻辑经验主义观察意义论的修正。它包括:拒斥语言的博物馆神话;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具有经验意义的是整个科学等三方面内容。它的目的在于拒斥先验认识.奎因认为人的知识不存在一种独立于人的实践的基础.证明不是在观念(或字词)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谈话和社会实践的问题。他强调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理论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但并不是所有理论语言在经验上有自己独立的支点.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