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06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2304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试论“X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用法,本文讨论了“X风”的使用情况,诸如“欧美风”、“日韩风”、“中国风”等。这些词在90年代的时候只是零星地被人提起,并且大都作为专有名词使用,而到了21世纪,“X风”已经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比较新潮的领域,逐渐成为一种趋于稳定的格式。“X风”存在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是“风”的词汇意义和形象意义之间的结合,另一方面则与“X”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2.
摘儿缀在金元时期用法灵活多样,规模扩大,是其由成型至成熟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以金元时期六部有代表性的文献为语料,从分布、意义、功能三方面对儿缀进行详细考察。此时的儿缀多用作名词后缀,同时也出现了附加在动、形、代、副、数词等多种新的虚化用法;以表达韵律意义为主,示律功能显著;构词功能进一步发展,儿缀在金元时期的突出表现是语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In two social perception experiments,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meaning and the semantic/pragmat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nsifier totally in American English. In Experiment 1, we show that totally is perceived as a more salient index of social identity categories – measured in terms of Age, Solidarity and Status attributes – when it targets a scalar dimension grounded in the speaker's attitude, as opposed to when it occurs in contexts where the scale is provided by the subsequent predicate. In Experiment 2, we show that the social indexicality of totally is even more salient in contexts in which the intensifier, by virtue of its pragmatic contribution, invites a stance of heightened proximity and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interlocutors. These results point to a principl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mantic, pragmatic and personality‐based social meanings of totally, provid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s whereby different layers of meaning conspire to determine what an expression ‘says’ when deployed in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74.
程式语心理表征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储、提取优势,善加利用可以使翻译交际变得流畅、高效。“在线语法判断”和“在线词汇翻译”两项实验任务旨在研究程式语心理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质量明显优于低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水平与译语词汇提取流利度、准确度呈正相关;不同类型的程式语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质量具有不同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75.
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从起源看,汉字与汉语是异源同流的关系,汉字的形义与汉语的词义不完全等同,汉字的意义系统是形义和音义的综合,语言义和超语言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76.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交流技巧的关注愈来愈多。交流的方式及过程直接影响到交流效果的好坏,于是如何使用得当的方式处理交流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意义便成为保障顺利交流的关键。文本试从解析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产生及走向为出发点,重点探讨改进意义的方式,并最终建构跨文化交际教育中更为科学合理的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77.
“政府解体论”是洛克政府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论征服”、“论篡夺”、“论暴政”,分别对应政府的外部解体和内部解体。因而,这一理论在逻辑和内容上是一致的、连贯的。政府解体理论既是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归宿,又是现代政府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对现代政府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所以,研究洛克政府解体理论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龙(蛇)纹、雷神纹、青蛙纹等多种纹身图式分析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9.
丁红旗 《兰州学刊》2011,(10):145-150
在《文选》李善注、五臣注并行的情况下,约在北宋中期出现了合刻本;显然,合刻中势必会删削注释,即采用"某注同某"的形式,以简略、明晰文本。但现今所见的这种标注实际上并不完全等同,需要仔细考辨。经核查,这种删削、合并主要据文意,而不是字词相同与否的标准来取舍。由此能更深入地理解"某注同某"的实际内涵。这对不同合刻本之间传承关系的解读也不无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80.
语境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说话的环境,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一个句子所处的上下文。语境的研究往往离不开与意义的关联,因为意义与语境是本质地联系在一起的,意义由语境限定,语境构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基底。笔者就语言哲学家对语境的哲学思考进行探讨,有助于为语境的研究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撑,从而更好地为语言的准确理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