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7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管理学   26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4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2939篇
理论方法论   848篇
综合类   15435篇
社会学   1075篇
统计学   37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1089篇
  2013年   1193篇
  2012年   1500篇
  2011年   1572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317篇
  2008年   1386篇
  2007年   1789篇
  2006年   1698篇
  2005年   1407篇
  2004年   1383篇
  2003年   1282篇
  2002年   1045篇
  2001年   837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体育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健康第一"的思想,提出明确的体育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高校要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切实发挥体育的本质功能;高校的体育小环境要推动社会的大环境,以期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2.
《青史演义》是尹湛纳希的代表作,开蒙古族长篇小说之先河。作者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大量吸收和借鉴汉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吸收和借鉴儒家思想,以儒家的"礼"来规范13世纪的蒙古族社会;以"孝悌"、"信义"等思想来规范当时人际关系;受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神化真龙天子意象,形成神圣和谐的宫廷龙凤意象。这不仅显示作家的时代理想,同时也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93.
17-18世纪,中国的灿烂文化,曾使西方国家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17-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欧洲文化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在建筑领域里,最典型的变化是欧洲在18世纪出现了"洛可可"艺术和自由布局的"自然风致园"英中式"园林.  相似文献   
994.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应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校园周边良莠俱存的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长安大学近几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和特色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要树立校园文化建设大战略观念,校园文化的关键在建设,核心在创新。  相似文献   
99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陷入了困境,"语言学转向"是哲学家们为使哲学走出困境而进行探索的一种产物.罗蒂与阿佩尔都认为这一"转向"不够成功,未能使哲学走出困境.为此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方案.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强调剥夺哲学的特权,使之融入文化的领域之中,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则强调哲学应建立在主体间性维度的基础上,仍坚持先验语用学具有奠基的功能,先验语用学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和实用主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第一哲学的第三范式.相对而言,阿佩尔的哲学改造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6.
以文献、史书和传说等资料、地名学和谱牒学等为据,结合南北相关民俗,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襄樊名称来由进行探讨,重点在探讨"襄"的由来:相--相人--襄.巴人廪君系五姓都与东夷族关系紧密,因各种原因都迁居晋南,晋南结盟后,五姓适时南迁,经过今湖北省襄樊市襄城、樊城故地相氏控制今襄城故地及襄水,樊氏控制今樊城故地.襄地、襄水,相氏之地理山川;樊地、樊家坡,樊氏地理山川.相,后来演变为襄.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中华文化起源、元典、形成发展和转型更新诸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传统一贯的基本特点。作者认为,中华文化的起源具有鲜明的多元特点,由此形成中华文化的兼容精神,进而形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在后世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发展和确立的历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并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得到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998.
红色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基本颜色。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 ,在中西文化中 ,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文化中所表达的文化心理和象征意义又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就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一简单比较 ,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傣泰民族的"勐"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勐"的概念以及由"勐"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和宗教文化长期存在于西南泰之中,是这个族群所共有的,又是其区别于其他族群所特有的概念。从部落社会一直延续到近代,"勐制"与"勐文化"浓缩了西南泰的历史,从政治到经济、军事到思想、宗教到非宗教,"勐"的概念渗透傣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勐文化"有助于我们更贴近西南泰生活的社会实际,从这个民族群体所固有的本质特征来认识和理解它。  相似文献   
1000.
实用性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把听力和交流放在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并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从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实用性英语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