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3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75篇
丛书文集   883篇
理论方法论   337篇
综合类   6032篇
社会学   325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是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及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要素、盘活农民“沉睡”土地资产、增加农民收入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用地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进程中的宅基地功能演变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宅基地功能拓展为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提供了契机,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存在“人的障碍”和“地的障碍”双重制约因素。鉴于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破解路径:一是激发农民参与的内生动力以有效破解“人的障碍”;二是探索宅基地多元利用,突出服务乡村振兴以有效破解“地的障碍”。  相似文献   
992.
王超  蒋芹琴  李超 《民族学刊》2021,12(6):27-37, 118
农村三产融合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研究基于对贵州花溪区批林村的田野调查,发现:目前批林村对三产融合进行探索的电农融合、工农融合和文旅融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具体包括发展资金较为匮乏,基础设施难以建设;技术渗透能力不强,新型产业难以发展;村落建设人才短缺,项目规划难以推进;三产融合程度较浅,产业增值难以实现;利益联结机制欠缺,农民利益难以保障等。针对批林村现实存在的典型问题,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研究为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构建出以下发展路径:一是完善系统顶层设计,统筹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二是精准定位发展要素,抓住三产融合关键环节;三是合理布局结构关系,优化三产融合整体功能;四是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实现三产融合系统升级;五是加强后续保障机制,促进三产融合稳步运营。  相似文献   
993.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是当前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其服务对象是农户及农业生产,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的担保和保险等中介机构均不发达,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会计数据不准,如果直接使用国外常用的利率定价方法,许多项目无法获得准确数据。在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方式、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银行常用贷款利率定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基准利率加成定价法,阐述其设计内涵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张友  泽仁华珍 《民族学刊》2023,14(3):52-59, 147
乡村振兴战略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民宿产业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汶川县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和民宿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羌族地区民宿产业面临发展要素不健全、业态发展不协调、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准民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衔接点,提出“政府—企业—协会—经营者”四方联动模式,通过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统筹协调推进发展;引入企业资本投资,发挥企业合作优势;发挥民宿协会自治管理功能,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指导民宿旅游经营管理;民宿经营者要因地制宜提升经营和服务水平,实现民宿产业有效供给,探求民宿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95.
合村并居涉及集体土地的征用、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及农地承包经营等各项重要法律制度,是中国农村以土地资源为核心的集体财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打破传统法经济学效率唯一论,运用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目标对该制度变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合村并居的不同发展阶段,必须为集体所有权制度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即寻找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必须强调土地征用的合理补偿,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强村、大企业主导的村庄兼并必须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干预相结合,使各方集体资产得到平等对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村庄联合须以最小的公平损失换取最大的效率为原则,提高社区集体资产整体运作效率优先,兼顾社区公共资源的均等分配。  相似文献   
996.
根据中国1997年-200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收入性质对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增长性、收入永久性和收入不确定性三种收入性质对居民消费有不同的影响,即使同一收入性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也不同。就收入性质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而言,城镇与农村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997.
土地流转是目前学界研究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学者认为产权制度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然而,土地产权仅仅是一种外部制度性原因,而影响土地流转的内部根本原因是村落的乡土秩序。本文通过对浙江省Z村一带土地流转的田野调查,试图超越土地产权的解析,而用情景性合约这个概念来揭示土地流转中乡土秩序的作用机制,阐释一种由共同体意识和人情的运作等因素在社会时间和空间的延展中交织和碰撞后所呈现出的动态的非均衡实践。  相似文献   
998.
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更是真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本文深入分析了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发达国家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等方面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路径,并提出了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99.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重在把握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人口老化程度、需求状况。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应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老有所养城乡统筹力度,形成全覆盖制度安排;适应市场需求,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社会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营造全民关怀良好氛围,拓展关爱老年人社会公益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00.
当下村民自治因较多依赖国家供给,忽视了农村内生秩序,从而产生诸多困境。为走出困境,应“唤醒”农村自治元素,整合农村自治资源。推动农村内生机制的构建,并以此重构农村内生秩序。农村社区建设是一条可承载建构农村内生秩序的路径。它所着力建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方面旨在培育国家制度供给在农村实施的土壤,另一方面则契合了村民自治由内向外、外力辅助的发展规律,可为村民自治奠定厚实的社会基础。顺应上述思路,农村社区建设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由组织农民向农民自我组织转变,二是要重新认识基层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及村民自治组织基本职能的转变。如此,才能走出传统国家供给的误区,与村民自治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