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06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该课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阐述了成都建设西部重要文化中心的战略意义,分析比较了成都建设西部文化中心的区位特色、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发展优势,提出了成都建设西部文化中心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沈阳沈北新区文化艺术中心投标方案设计的构思分析,对如何建构真实空间的逻辑,如何塑造独特的场所精神特质,体现新时期文化艺术中心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3.
咬字、吐字与发声的关系相辅相成,“字正”的同时且要注意行腔的圆润,力求注意自然语言与歌唱语言的区别。字头、字腹、字尾三者的发声应与语音两方面同时训练,不可忽视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64.
史籍中的哀牢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系统辑录有关古哀牢国史料的基础上 ,梳理前人研究成果 ,认为哀牢国大致形成于战国中后期 ,终竟于东汉前期 ;疆域同于魏晋永昌郡 ,政治中心在今保山隆阳 ;哀牢民族包括濮、越、氐羌三大族系。  相似文献   
65.
刑事案件的卷宗 ,是刑事诉讼机制赖以正常运作的载体。但司法实践中长期奉行的卷宗中心主义对卷宗过度信任、依赖 ,导致案件事实发现与人权保障的刑事诉讼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必须予以改革。考虑我国国情和司法实际状况 ,刑事案卷制度的完善应以相对合理主义为指导 ,区分不同的诉讼阶段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 ,走渐进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6.
导出了加速度瞬心的空间径迹方程和本体径迹方程,给出了彼此间的变换关系,并对速度瞬心与加速度瞬心的不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继续加强工科实验室建设的同时 ,系统思考非工科实验中心的建设问题 ,不但有利于在实验室建设中集中力量 ,系统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减少重复投资 ,而且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国内类似实验中心的技术层次和管理水平 ,对我院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是十分必要 ,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太平天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出现了权力再分配的格局。在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放权督抚的政策,允许地方进行自救。清政府这种政策调整的结果,造成国家权力由中央到地方的逐渐下移,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逐渐为以督抚为核心的地方分权体制所代替,晚清内轻外重局面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9.
具有中心感的视觉形象能给人以强大的心理统摄力,并对审美产物的最终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将这种中心感定义为一种能明确感知的、直观的整体视觉特征,并将其丰富的心理暗示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归属感、等级感和稳定感。归属感代表着人们对母体、源头等身心归宿的强烈回归愿望,等级感则与归属感一脉相承,其在人们心中高于它物的崇高地位使之成为权利象征,一些皇权建筑形象的选择就源于此。而稳定感则顺利完成了从空间概念到时间概念的转换,在审美过程中常作为永恒的象征出现。通过这三方面对"中心"的详尽分析,揭示出视觉审美研究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欣赏者的心理分析,并期望以此研究方式对其作出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0.
研究三峡民歌中的女性情结,特别是情歌的“姐儿中心”现象可以发现,不是三峡民歌占据女性情结,而是女性情结占据三峡民歌。“姐儿”阿妮玛是原始意象,她象征着女神崇拜。与“姐儿”相关的是“幺姑”阿妮玛和“郎”———阿妮姆斯,也都被女性情结所规定。本文对哭嫁歌也进行了独特的心理阐释,认为哭嫁是哭出一个母亲来,象征女性的节日,而哭嫁歌就成了女性———母亲的绝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