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30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488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毕兹卡"是土家语对土家族的自称,"毕兹卡"的具体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最传统的说法是"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土家语"毕兹卡"与汉语"本地人"没有对译关系,也就是说,土家语"毕兹卡"中没有汉语"本地人"对应词来对译。从语言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看"毕兹卡"是"男人哭嫁的民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2.
邓小平在深刻分析社会的一般本质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实区别的基础上,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从人的本质出发,透过社会的本质,才能科学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刻内涵,也才能准确把握这一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以此更好的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03.
考辨了儒家的“逝者如斯夫”、“天下归仁”、“可欲之谓善”、“万物皆备于我”、格物之“格”五句经典之义。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的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范畴。“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范畴,至少包括实践性、社会性、自然性、精神性、历史性等特征。它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共产主义学说的前提和落脚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石,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探讨,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清人孙嘉淦在《南华通》中秉持"惟无乃能大"、惟大乃能逍遥的宗旨,多方引用儒家经典与新儒家学说,通过"小者困苦,大者逍遥"的两相对比,最终得出以"至人无己"为"大之至矣"的结论。在普遍以"大"为逍遥的清代庄学界,孙嘉淦的阐说仍具有一定特色,尤其是他引入理学家关于"理一分殊"的观念,从实体存在与观念存在两面来评析庄子的"至人无己",实可谓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06.
霸权论     
霸权主义是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产物,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霸权主义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其实质就是以武力作后盾的强权政治。霸权同主权、人权是相对立的。维护主权独立和人权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各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努力建设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软件的基本框架、功能及其用途,软件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编写,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扩充,为化工原理实验CAI教学与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8.
为回收再利用洗衣机在洗涤过程中所排的废水,设计了洗衣机废水自动回收装置,装置由浊度传感器、液位开关、水用电磁阀、潜水泵、水箱等构成。该装置可自动识别废水污浊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回收储存起来。经简易处理的回收废水类似于q-水,可用于马桶及地面的冲洗,这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绿色住宅建筑设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9.
随着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全方位和整体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对知识的创造者和掌握者——人类的一种挑战,同时更为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人文环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也必将改变人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不仅深刻地说明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根本原理,而且还说明了作为主体的人本身与“人的存在世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的独特时空观,为寻找人的存在状态的演变规律提供了物质性、社会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