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265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环境的动荡性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注入的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现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所爆发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预见能力和应对能力,笔者研究和分析了这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在时间、信息、状态、方案、程序和后果方面所具有的本真特征和由于环境多变性、过程复杂性、资源稀缺性、组织刚性、决策步骤非程序化、事件的紧迫性、对策方案生成条件所产生的一系列约束特征,指出惟有根据具体的危机情景,以变应变,临机应景地生成恰当的权变策略方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2.
大众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多少会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影响。从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传媒中一些表象的分析。挖掘出现代传媒中依然存在的男性话语霸权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分析了大众媒介中的性别意识偏差给女性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探讨了将性别意识进一步纳入媒体主流意识、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993.
针对舆论环境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大众传媒在社会纠纷报道中存在的失"语"、失"实"、失"度"、失"衡"、失"情"、失"理"等六大误区,并从报道原则和报道方法两个层面提出社会纠纷报道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94.
行业竞争力导向的在线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规模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户导向的产品族规模优化方法在与竞争对手产品族相比时并不一定能使在线定制服务提供商获得竞争优势,还需要考虑竞争对手产品族对其产品族规模的影响。产品族规模优化应该在满足工程技术约束和制造规模经济性的基础上,引入产品功能配置元和结构配置元,结合客户需求强度和偏好分析,构建了行业竞争力导向的在线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规模优化方法,最后结合案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扩大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序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大众媒体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序参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既可以制约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也可以促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大众媒体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动机、参与方式以及公民有序参与的范围、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继承了历史上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优秀成果,而且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的主体性的科学内涵、现实条件和正确道路,实现了主体观的根本变革,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树立和践行人民主体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人民主体观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树立人民主体观,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现代文明和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尤为明显。但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其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强势地位从理论上来说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可能。为此,只有全面地认识这种影响,客观地分析这种冲击,正确地认...  相似文献   
998.
国内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公民通过网络维护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在此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概念和领域。为深化对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认识,文章梳理和评价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展望。发现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研究体现出三个分歧,即发生场域、性质、特征的分歧。生发方式和模式可概括为三式,即主体推发式、事件引发式、客体触发式。其类型为三态,即纯网络态、网络现实交互态、网络向现实的转变态。其管治也表现为三类,即柔性管治、韧性管治和刚性管治等。  相似文献   
999.
论文对2007—2010年间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热点事件的特征分析,发现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网民数量持续攀升、权利意识不断提高、热点话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围绕热点事件的发帖数量有较大增长,呈波浪状不断上扬的发展态势;跨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城市越发达越受网络舆论关注,并向级别更低县级转移的趋势;互联网成为网络舆情独立源头,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平台发展迅猛,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推动放大舆论。在传播过程中,互联网从舆情事件的发端,到推波助澜,再到最后舆论主题的形成,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大众媒介对导游多从收受回扣、欺客宰客等负面进行报道,致使导游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堕落为“坑蒙拐骗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分析大众媒介的报道,可知大众媒介建构的导游负面形象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媒介报道中存在“以偏概全”、“有失公允”的倾向,加剧了导游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了导游职业的恶性循环。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导游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和行业为导游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大众媒介应该以事实为报道依据,对旅游业加强正面宣传,以促进导游职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