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5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35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703篇
理论方法论   208篇
综合类   4995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森林碳汇市场作为解决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补偿的有效机制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初步建立。揭示了森林碳汇产权的界定是森林碳汇市场交易的前提和市场有效运作的制度基础,进而以发展中国家和附件Ⅰ国家为森林碳汇的供求分析框架,以资源配置有效性为视角,构建了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构建与完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奖惩机制下具竞争制造商的废旧产品回收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政府为保护环境加强了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的管制。本文研究了两个制造商竞争情况下基于政府奖惩机制的制造商的废旧产品回收决策问题。具体研究时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两个制造商中只有一个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制造商都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研究表明:奖惩机制下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的制造商的回收率提高;无论制造商是否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其新产品销售价均比无奖惩机制时低,奖惩机制对消费者有利;制造商竞争有利于奖惩机制引导制造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回收率随再制造率的提高而提高;无论另一个制造商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与否,实施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的利润随奖惩力度的提高而增加,随政府规定的目标回收率的提高而降低,且奖惩力度越大,降低幅度越明显。算例分析说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让老龄人口安居晚年是目前我国各主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老龄设施的供需状况是老龄人口安居晚年的物质基础,针对老龄设施的供给与老龄人口养老需求之间的差异,阐述老龄设施的供给存在的问题,从软硬件两个层面提出解决当前老龄设施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在Web2.0飞速发展的时代,以网络和手机终端为发布平台的微博,凭借其短、平、快等优势,正形成自己独特的“微博舆论场”,成为了社会公共表达的全新平台,在公民参政、民主表达、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的非理性、监管制度的缺失等原因,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屡见不鲜。构建一套科学的网络舆论暴力治理机制,需要推行微博实名制、强化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建立科学的舆情研判与调控机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网络行为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995.
基于能力和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激励企业的经营者为股东的最大利益而努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解决经营者的激励机制问题,本文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同时考虑了经营者能力和相对业绩比较等因素,使得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努力成本、相对业绩比较、风险厌恶程度等,影响经营者的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寻企业实施生态化经营的内在驱动机制,选择竞争性市场结构作为研究背景,把产品系统分割为满足常规功能的普通因子部分和满足生态要求的生态因子部分,而产品顾客则被划分普通型消费者和具有生态意识的责任型消费这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引入政策补贴变量,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来分析企业产品系统生态化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在利润目标的驱使下,基于对责任型消费群体规模、自身技术经济实力、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企业对产品系统生态因子比例的选择具有较强的策略性。  相似文献   
997.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多元、民主、协作的公共治理模式来建设和管理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既要加强内生机制建设,也要完善和促进外生机制建设。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有效需求抑制、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8.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称不上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只能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因此被扭曲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由此而派生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越来越强化。建立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999.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2,33(4):106-128
Internet us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Howev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nd inconclusive, and there has been relatively little discussion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nternet use affects well-being. On the basis of data from the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15 (CGSS2015),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age on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tudy finds that while Internet use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ell-being of residents compared to non-use, frequency of Internet usage did significantly improve subjective well-being. On this basis, we tested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nternet use affects residents’ well-being through the three channels of the personal income effect, the human capital effect and the social capital effect. The findings partially verify the hypothesis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 being, but do not verify the hypothesis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rsonal income and human capital.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is innovativ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ways: it uses the latest available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microdata, which is better able to reflect recent Internet usage and its impact on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age on residents’ well-being, it analyzes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Internet use affects well-being, us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model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and it applies the Bioprobit model to deal with the potential endogeneity of key explanatory variables, using a variety of model estimation methods to obtain more robust estim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000.
利益是价值的尺度,可以用利益认同来推动价值认同。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风险问题,化解社会风险可以实现利益认同,进而转化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立利益机制化解社会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体现在四个方面:化解经济风险,巩固核心价值认同的物质基础;化解政治风险,创造核心价值认同的民主前提;化解文化风险,营造核心价值认同的人文氛围;化解公共风险,改善核心价值认同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