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 seller can trade an endowment of a perfectly divisible good, the quality of which she privately knows. Buyers compete by offering menus of nonexclusive contracts, so that the seller can privately trade with several buyers. In this setting, we show that an equilibrium exis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that aggregate equilibrium allocations are generically unique. Although the good for sale is divisible, in equilibrium the seller ends up trading her whole endowment or not trading at all. Trades take place at a price equal to the expected quality of the good, conditional on the seller being ready to trade at that price. Our model thus provides a novel strategic foundation for Akerlof's (1970) results. It also contrasts with competitive screening models in which contracts are assumed to be exclusive, as in 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 Latent contracts that are issued but not traded in equilibriu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analysis.  相似文献   
32.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小姐爱米丽的悲剧生活。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防御机制为出发点探讨爱米丽的人格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爱米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新旧观念对抗中艰难前行,成为了南方没落贵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3.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导向的粮食产业链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对整个粮食产业链进行优化与整合。中国粮食产业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各环节的连接效应较弱,加工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供销各环节的组织化程度差异大,产业链条短,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粮食产业链优化的重点是通过整合相关要素,使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产业内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协调。实现优化的3个机制:纵向延伸优化机制、横向扩张优化机制和侧向拓展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34.
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是大学的两大职能,体现的具体形式就是教学和科研,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不同,教学和科研的评价机制就会不同。分析了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现状及历史根源,提出了教学和科研的正相关系论,同时指出了二者融合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5.
Lundberg O, Fritzell J, Åberg Yngwe M, Kölegård ML. The potential power of social policy programmes: income redistribution, economic resources and health Int J Soc Welfare 2010: ??: ??–??© 2010 The Author(s), Journal compilation © 2010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This Supplement includes a number of articles dealing with the role of social policy schemes for public health across the life course. As a key social determinant of health, poverty and its consequenc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public health discussion. But also in rich countries today, economic resources are likely to be important for health and survival, both on an individual and an aggregate level.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serves as a background for the more specific analyses that follow. The focus is on why income and income inequality could have an effect on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health. We discu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levels and between income and health, and some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We also present arguments for why welfare state institutions may matter.  相似文献   
36.
在江苏平原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江苏建设中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对森林生态补偿的方式、对象和标准进行了设计。并根据生态作用的不同,从资金来源、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内容等方面,针对江苏林业建设的不同模式构建了不同的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37.
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倾向:忽视对社会矛盾、群体冲突及其解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冲突是社会系统的普遍性特征。对于冲突的根源有四种解说:人类天性说、社会差异说、互动关系说、不平等说。冲突既具有积极的正功能,又具有消极的负功能。当代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利益冲突已成为社会常态。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关键点是构建减化矛盾和冲突的制度和机制,其中包括权利平等的制度、公平竞争的机制、公平分配的制度、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利益表达和参与的制度、协商与合作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38.
我国当前农村纠纷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建立健全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有助于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差别拉大、矛盾突出的问题,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同时,它是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至关重要。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事关全面小康社会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站在更高的角度充分认识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入手.剖析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组织管理机制对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和发展的影响.依据吸收能力经典文献对吸收能力的前因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对现有文献中各种思路有一定的整理和明示作用;通过模型的构造和分析,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286个中国企业样本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两种吸收能力的4类影响因素,辨识出中国企业在吸收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弱势,通过实证方法全面衡量和验证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两者之间以及两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均是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其中代表创新的实际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的贡献更大.探讨中国企业应用外部知识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企业如何提高知识学习效果和效率提供理论根据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40.
管理类硕士生具有同文理工科硕士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及其对于隐性知识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对于隐性知识的传授存在多种机制,包括编码机制、解码机制、互动机制、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这些机制有助于隐性知识习得的教学模式改革,需在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基础上,注重培育和激励教师的主动性,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将教学重点放到研究能力上,并注意改进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