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113篇
社会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1.
多和田叶子在《失去脚后跟》中以一种奇特的表现方式,抒写了现代人在异域文化冲突中荒诞的生存感受与生存处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扭曲关系。通过对人物心理体验的挖掘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及“失去脚后跟”诸意象隐喻意义的探寻,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隐喻存在的基础——相似性,列举了相似性的种类和特征,并说明相似性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事物间原本存在的性质,人们对于这种相似性的感知是离不开隐喻的体验性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隐喻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都从纯粹的语义学角度解释隐喻。本文在证明此种途径的偏颇和不足的同时,将隐喻置于语用学的视野,结合隐喻使用中所涉及的语境等诸多因素以及会话含义理论来探索隐喻的语用学解释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具有创造新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新视角的独特作用 ,并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交替。本文侧重探究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冬梅 《晋阳学刊》2008,(4):113-116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隐喻和性别象征是相互关联的典型意向,既有疾病隐喻的性别化倾向,又有性别象征的疾病叙事,在性别政治的视野下表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肺病隐喻既有道德化和社会化倾向,又有审美化、意象化取向。男性的性别政治叙事主要关注男性肺病身份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女性肺病身份则主要体现为审美化取向,凸显其符码化和想象性特征。女性叙事呈现出层次性,萧红、丁玲等人的女性叙事描写肺病,关注爱情,心系女性;张爱玲等人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轧以丑怪身体呈现了女性在性别政治中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隐喻研究开始早、成果丰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大量实例充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隐喻言说上更加侧重“隐”,强调“暗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对隐喻的概念、原理、分类、功能、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隐喻理论;中国古代的隐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章婷 《齐鲁学刊》2007,(1):88-9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人类通过其他具体概念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认知过程中,汉民族通过多种意象图式对时间概念进行建构。汉语中的时间概念隐喻分为时间是空间;时间是实体;时间是金钱。形成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种隐喻方式。汉语时间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语言表现。隐喻是话语现象。其语篇性表现为衔接与连贯、信息性、目的性等因素。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的基础;隐喻的信息性蕴涵其目的性,同时受到目的性的影响;目的性实现语篇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9.
比喻不只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或方法,是想象或联想的语文表达,是自然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要理解用自然语言铸就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哲学、科学成果,就必须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意义。比喻的意义既不是语词的词典意义,也不是与语词的词典意义毫不相干的所谓新意,比喻的意义是在语词的词典意义的基础上生成的,而又与词典意义不同,读者通过表达比喻的假陈述或伪命题,常常有新奇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隐喻所包含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以一言概括之,中西方学者在隐喻翻译方面的见解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既然翻译的初衷是交流不同文化中本来存在的东西,那么在隐喻翻译中还是提倡采用外国化的处理方式保留它本来文化中的内涵。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隐喻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