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20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442篇
综合类   1932篇
社会学   217篇
统计学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ocial work with groups》2013,36(3-4):135-144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to preparing clients for group is a widely held concept delineated throughout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studies on group work practice. The author is suggesting an important additional component as part of any preparation model, focusing on the client's perceptions, expectations, fantasies and concern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a member of an organized group. This client focused process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ach individual's experience within the group as well as accelerating the formation of group cohesion. This is illustrated in forming groups for children of Holocaust survivors.  相似文献   
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initial efficacy of 2 abbreviated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skills training groups: emotion regulation skills only and emotion regulation with mindfulness skills.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were 24 undergraduates (aged 18–29) with significant emotion dysregulation who participated between February and May of 2010, 2011, and 2012. Methods: Participants participated in 2-hour weekly group sessions for 8 weeks and completed outcome measures at baseline, midtreatment, posttreatment, and 4-week follow-up. Results: Participants in both conditions made significant gains, with large effect sizes, across measur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 skills use, and functioning.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suggesting no additive benefit of mindfulness skills. Conclusions: This pilot study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acceptability and efficacy of abbreviated DBT skills training in colleges, give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positive feedback, and low attrition. Impediments to feasibility included recruitment difficulties, particularly due to scheduling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03.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04.
比起形式丰富多彩的新授课,学生经常感到复习课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英语单元复习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成功地将知识内化吸收,从而实现英语单元复习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布洛陀经诗》虽然已超越"孤雌繁殖"的认识阶段,但却没有完全陷入男性"惟我独尊"的窠臼。其中关于男女祖神并尊的唱颂,以及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某种肯定,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的精髓。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6.
为祖国作出过重大历史贡献的回族在新时期也应该而且能够为祖国作出新的贡献,这些新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上结构性的贡献如义利统一、理欲平衡、公私兼顾;二是经济上的贡献如多元并举的产业理念、市场伦理;三是政治上的贡献如和谐理念和协商政治等等。  相似文献   
107.
宗教应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应对密切相关,当宗教的行为和思想用于压力应对时,这样的应对便称为宗教应对。文中对宗教应对的内涵、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指出宗教应对是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一种特殊方式,包括宗教行为应对和宗教思想应对。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兼与郝瑞教授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来 《民族研究》2007,13(5):85-93
通过对相关彝、汉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田野资料,从主位的角度,考察了彝族的族类自称、族源、世系的自我认识,是否属同一群人的自我界定,族内婚意义上的联姻情况等,以此表明,民族识别以前,在今天被划定为彝族的人群中,在较大范围内应当存在着族群意义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9.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与藏族交错而居,两个民族长期相互接触,由于族体规模上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文化传播中主要表现为蒙古族对藏族文化的采借和适应,以致从外部特征似难将当地蒙古族从藏族中分辨出来。但细加考察,蒙古族的客观认同和主观心理归属感仍然清晰可见。在融洽的民族关系中,蒙藏之间仍然保持着融而未合、和而未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0.
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群"与"民族"概念上存在着交叉关联.族群关系、民族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不一定都构成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表述特殊的社会关系,族群关系却可以化解民族关系表述的"潜在危机".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具有多向性、非对称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