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82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17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162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7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moral hazard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The new approach avoids the stringent assump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outcomes made by the classical first‐order approach and instead only requires the agent's expected utility to be a rational function of the action. This assumption allows for a reformulation of the agent's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as an equivalent system of equations and inequalities. This reformulation in turn transforms the principal's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into a nonlinear program. Under the additional assumptions that the principal's expected utility is a polynomial and the agent's expected utility is rational in the wage, the final nonlinear program can be solved to global optimality. The paper also shows how to first approximate expected utility functions that are not rational by polynomials, so that the polynomial optimization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to compute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to nonpolynomial problems. Finally,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polynomial optimization approach extends to principal–agent models with multidimensional action sets.  相似文献   
82.
以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试图寻找能解释各种典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和速度的理论框架。首先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分析了主流资本结构理论对案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解释程度和解释异同。然后结合公司的财务政策,定性分析了主流理论对于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存在解释异同的背后原因以及将主流理论融合的理论框架。认为从资金供需的角度理解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以及市场择时理论,可以将这些主流理论统一起来解释各种典型的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同时,发现以计量模型估算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推断资本结构调整到目标水平所需的时间,会误导人们对于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83.
在中国乡村社会,天主教的传播没有产生像欧洲社会那种瓦解替代血缘家族组织的社会后果,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与血缘家族组织发生了特定模式的融通。对此,本文通过呈现生活于河北赵村骆姓天主教皈信者,对其血缘家族关系与天主教教友的双从身份关系的一体化处理过程,来展现他们身为教友又属同一家族的事实。并认为,总体性公共秩序的民族国家转型,对均具有政治潜能的传统家族与制度性“教会”所进行的双向消解的祛建制性过程,提供了这种一体化的制度条件。在这一意义上,继承19世纪末以来由强大行政力量推动现代化特征的当下国家,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设计仍将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4.
姓名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个人在社会上存在的一种证明。称谓是以本人为轴心确定亲属以及非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姓名和称谓对于人们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价值取向不同,导致了两国人民在对姓名及称谓的认知不尽相同。中国古代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这一习俗在亲属称谓以及社会称谓习俗上也留有烙印。从文化对比的角度,以人名的避讳为切入口,分析中日两国的姓名及称谓的特征和差异以及所产生的原因。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日两国的姓名及称谓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对中日两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5.
土地改革颠覆了农村社会传统的格局和秩序,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凭借政治动员技术的巧妙运用,我党成功地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农民,使其形成具有明确指向的阶级意识,从而积极投身到群众运动之中;继之而起的“公审斗争”和“没收赔罚”摧毁了地主的权威,农民由此掌握了乡村话语权,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通过干部整训,我党着力培育造就新的基层执政者阶层,希冀利用他们替代传统精英,实现乡村权力秩序的重建。  相似文献   
86.
Rui Fang  Chen Li 《Statistics》2016,50(4):930-955
Stochastic comparison on order statistics from heterogeneous-dependent observations has been paid lots of attention recently. This paper devotes to investigating the ordering properties of order statistics from dependent observations. We derive the usual stochastic order for sample minimums and the second smallest order statistic, the dispersive order and the star order for minimums of samples having proportional hazards and Archimedean survival copulas. Similar ordering results are also obtained for maximums and the second largest order statistic of samples having proportional reversed hazards and Archimedean copulas. Several examples illustrating the main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well.  相似文献   
87.
We present a unifying approach to multiple testing procedures for sequential (or streaming) data by giving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sequential multiple testing procedure to control the familywise error rate (FWER). Together, we call these conditions a ‘rejection principle for sequential tests’, which we then apply to some existing sequential multiple testing procedures to give simplifie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FWER control. Next, the principle is applied to derive two new sequential multiple testing procedures with provable FWER control, one for testing hypotheses in order and another for closed testing. Examples of these new procedures are given by applying them to a chromosome aberration data set and finding the maximum safe dose of a treatment.  相似文献   
88.
村落空间是村落历史的沉淀。不同于熟人社会研究的关系取向,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视角,基于南方村落的空间图式阐释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祠堂-阳宅”的平面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自然生命升华为道德生命的日常生活路径,而“庙宇-阴宅”的纵向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应对日常生活断裂的宗教生活模式。风水的空间实践镶嵌于村落空间图式,并促进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化和立体化,而村落空间结构维系了村落熟人社会的公共性。可见,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是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秩序生产的统一。现代性力量逐渐抽离了村落空间的历史底蕴,释放了空间权利意识,导致村落空间结构破裂与熟人社会秩序紊乱。立足村庄社会的空间治理是突破村庄空间利益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两则高等学校中发生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案例分析,从高校学生管理的角度看,高等学校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高校所制定的校规能够充分吸收人文精神的基因,过滤不合法的内容,实现校规合法、权利、义务、价值并重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0.
流行于语言学教科书中的一个观点是:语序的自由度跟形态丰富程度成正比。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局限。引入类型学“动因竞争”这个概念来讨论Hawkins提出的影响名词短语修饰语语序的“可移动原则”和“长度顺序原则”,可以得出结论:语序动因的运用程度是影响语序自由度的重要因素,只是该因素长期被忽视了,而“语序动因运用规律”则可说明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