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6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583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379篇
理论方法论   339篇
综合类   2789篇
社会学   340篇
统计学   15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81.
技术和消费的“双升”加快了新零售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和产生,同时也通过驱动其质量系统的协同改进及动态演化实现持续的发展。本文从创新驱动质量的动态视角,分析创新驱动下新零售服务供应链中多主体协同质量改进的运行机制和动态演化过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此分析新零售服务供应链协同质量改进中各参与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并利用雅克比矩阵判断其策略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多元参与主体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多主体协同质量改进能够保持系统稳定状态;多主体间的质量势差与协同质量改进稳定性呈现出反比关系;良好的质量协同效应、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等能有效的促进协同质量改进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82.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地政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考察地方政府环境分权和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邻地”效应,本文利用非期望产出EBM模型测度绿色技术创新程度,并将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引入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最后,结合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空间集聚以及邻近地区的策略竞争效应;(2)环境分权对本地和邻地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U型”变动特征,且现阶段并未跨越分权驱动创新的临界点;(3)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效应整体为负,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和环境监测分权等不同类型环境分权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4)区域环境分权产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83.
卢宏宇  余晓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2):215-226
高水平的标准化能力能够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引领产业升级。尽管标准具有知识和技术的双重属性,但是企业的知识转化和技术能力是否影响标准化能力的提升还有待验证。研究基于知识创造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知识转化、技术能力和企业标准化能力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234家企业数据,并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内部知识转化有利于企业标准应用能力和标准管理能力的提升,外部知识转化有利于企业标准应用能力和标准产出能力的提升,技术能力在内部知识转化和标准产出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技术能力在内部知识转化和标准应用能力、外部知识转化与标准应用能力、标准产出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4.
对流程制造型企业而言,产品质量状态的监测精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与运营成本。面对流程工业的多变量监测要求和数据不均衡性,以往研究主要采取局部建模策略或多输出模型,存在特征选择偏差和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结合SRFML特征选择和Lift学习策略的质量状态监测模型,通过共享不同目标之间的信息以期提升模型的监测效果。首先,根据ReliefF过滤机制,引入重采样赋权思想对工业特征的选择过程进行优化(SRFML);然后,将选择结果作为Lift学习框架的输入,通过类属属性学习方式重塑各待监测特性的特有关联属性;最后采用多个SVM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各目标的质量状态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SRFML-Lift充分学习了原始特征的关键信息,与其他组合策略相比,对质量状态的监测效果更佳,可应用于流程工业的生产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85.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6.
基层形式主义成为困扰乡村工作的顽疾。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遵循“事本主义”逻辑,国家在基层领域以有限的形态存在,基层具备内生秩序生成能力,形成诸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矛盾化解方法。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的总体形势变化,基层工作越来越大程度地纳入到国家统一治理的范畴,乡村治理活动的制度外空间被压缩,乡村治理逐步进入到体制化管理。乡村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一方面消除了体制外运作的不规范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基层形式主义弊病。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要回到传统治理方式,而是要寻求乡村治理体制与乡村治理需求的再次匹配。  相似文献   
87.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刑法中的罪责并改变了个人责任的基本概念。对于人类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合作,要在个案中详细地审查:机器如何参与决定的作出,人类的行为空间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个人的罪责是否被阻却或至少被极大地减轻。完全或在部分范围内让机器作出决定,会对罪责概念以及进一步对刑事责任产生许多问题,包括过失犯的预见可能性、客观归责、不当行为的可证明性等。在刑法上进行新的调整可能是有必要的,这涉及罪责、可归责性、可证明性和量刑,同时必须寻找刑法以外的其他解决方案,以持续防止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系统对刑事责任的扩散。  相似文献   
88.
刑事诉讼证明论中,涉及举证、证明、提证等概念。由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同,难以取得较一致的认识。举证,重点在举,提出、拿出;证明是证实、查明,侧重于结论;提证是收集、调取及审查核对.司法机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不同诉讼环节上,在这些不同的方面职权、职责、权利、义务是不同的.简言之,可用“谁主张,谁举证”,“谁结论,谁证明”,“谁审查,谁提证”的公式来概括。明确这些概念及其区别,对于深入研究刑事诉讼证明论是必要的,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结构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9.
Consider a randomized trial in which time to the occurrence of a particular disease, say pneumocystis pneumonia in an AIDS trial or breast cancer in a mammographic screening trial, is the failure time of primary interest. Suppose that time to disease is subject to informative censoring by the minimum of time to death, loss to and end of follow-up. In such a trial, the censoring time is observed for all study subjects, including failures.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ve censoring, it is not possible to consistently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n time to disease without imposing additional non-identifiable assumptions. The goals of this paper are to specify two non-identifiable assumptions that allow one to test for and estimate an effect of treatment on time to disease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ve censoring. In a companion paper (Robins, 1995), we provide consistent and reasonably efficient semiparametric estimators for the treatment effect under these assumptions. In this paper we largely restrict attention to testing. We propose tests that, like standard weighted-log-rank tests, are asymptotically distribution-free -level tests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of no causal effect of treatment on time to disease whenever the censoring and failure distributions are conditionally independent given treatment arm. However, our tests remain asymptotically distribution-free -level tests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ve censoring provided either of our assumptions are true. In contrast, a weighted log-rank test will be an -level test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ve censoring only if (1) one of our two non-identifiable assumptions hold, and (2)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to censoring is the same in the two treatment arms. We also extend our methods to studies of the effect of a treatment on the evolution over time of the mean of a repeated measures outcome, such as CD-4 count.  相似文献   
90.
Renewed interest in assisting troubled employees has led to an upsur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coupled with demands for demonstrable effectiveness.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these programs, their administrative and methodological context, and the types and outcomes of evaluation studies conducted thus far. Proposals for improving future investigations through a number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are then m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