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5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911篇
理论方法论   264篇
综合类   4878篇
社会学   271篇
统计学   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价值趋向是道德顺从的教育,原因有:伦理本位的思想传统;群体本位的教育倾向和道德教育的政治统治功能强化。当代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的变迁即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及当代道德教育人本倾向,标示着道德选择教育成为了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99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主人,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可持续发展。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应与时俱进,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工作人员素质高的优势,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993.
王褒为人的行为方式与其诗文作品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从人心这个角度看,他是荷恩眄,忘羁旅,性格是软弱谨慎的,从文心即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他又不断地抒写着羁旅之感与归乡之念,不断地在和不幸的命运作着抗争。这种分裂人格的存在是由于王褒在历史的大变革以后戴上了人格面具,从而造成了人心与文心分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当前我国道德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在社会公德方面,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公共伦理关系的重心,注重社会公益心和礼让、爱护环境、规范垃圾处理已成公共道德生活的内容与道德观。在职业道德方面,敬业爱业已成为多数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理念,同事关系成为职业伦理关系的焦点。在家庭美德方面,家庭成员分担家务已成为多数人的家庭道德观,夫妻关系仍然是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心,夫妻平等、和睦、经常交谈增进了解,赡养父母、注重孩子做人的品德的培养已成为多数家庭道德生活方式。在网络道德建设方面,网络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呼之欲出,网友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网络伦理关系的重心。  相似文献   
995.
道德内在和谐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道德内在和谐既是道德外在和谐的前提,又是道德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从其自身的视角,道德内在和谐是主体、客体、目标、现实任务、方法手段、评估反馈等环节的有机统一。道德内在和谐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和谐建设,构建良性运行机制,确立突破口、关键点及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相似文献   
996.
城市发展转型的缘起、内涵与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与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内涵,即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五大转型的有机统一,总结了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总体特点与态势,并据此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露 《云梦学刊》2010,31(3):152-155
“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原因及其效果、刻板印象的突破和“反用”、具体媒介工作流程中的刻板印象。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刻板印象与媒介关系的研究中似存在如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刻板印象”的界定有待廓清与统一。仅从媒介内容归纳刻板印象的内容,多少有误用概念之嫌,既不能全面揭示特定时段中刻板印象的内涵,也无助于深入探索媒介与刻板印象的复杂关系。于是,如何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也就成了当前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孔子仁道观的建立源自对"仁"的阐发,具有主体性、社会互动性和超越性等特性,并广泛地涉及到道德主体、道德互动、道德判断、道德能力、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道德健康等哲学命题,构起了内涵丰富的仁道观。基于当今公民道德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审视这些特性,对当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无启迪,主要包括:尊重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充分发挥道德行为过程中的社会互动功能;努力提高道德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和积极培养道德健康等等。这些都是当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值得关切的问题,应当努力的方向和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9.
养成教育定义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的学界有多种不同的养成教育定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成教育具有自我教育的生态学意义。从养成教育出场的背景看,赋予了道德要求和阶级要求于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中,习惯的养成不是强制的行为训练,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闽粤苏三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主要侧重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修业年限、学时、考核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三省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足,有待改进和提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