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05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826篇
理论方法论   247篇
综合类   4187篇
社会学   140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51.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点及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方面的正负面影响 ,探讨了高校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2.
思想道德修养课在考核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纯粹考核的价值取向和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而三段式考核模式正是倡导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从而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53.
该文从分粥规则的确立论述了社会道德规范的两对基本属性 ,以及道德规范的必需性与内源性、合理性与智慧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呈现双主体性特点 ,即教育者作为实施德育和组织德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凸现 ,要求高校德育转变德育观念 ,调整德育目标 ,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55.
关于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要认真分析面临的新任务,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德育观,并应从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6.
高校后勤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培训高校后勤职工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后勤工作具有繁杂性,微利服务性和部分福利性等特点。队伍和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劳动技术较弱和部分职工打工仔意识强,主人翁意识弱等现状表现出了搞好后勤职工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要对后勤职工搞好四个方面的培训,通过四条途径发挥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57.
信息时代的到来 ,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高校德育工作在信息时代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中应有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58.
晋久霸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思想化的建设。晋思想化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化的建立和发展,二是法制化的建立和发展。而道德化和法制化的发展,体现了晋化缔造们的远见卓识,他们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大批的优秀管理,从而,推动了晋国的发展,成就了其久霸中原的目标。  相似文献   
59.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发展等提出的新课题,面对社会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存在工作侧重点跟不上形势变化和方法简单僵化等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从出发,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其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0.
在高校德育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 ,应注意帮助学生确立理想的自我 ,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从而真正将受教育者头脑中“内化”过来的品德意识“外化”为品德行为 ,形成社会认同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