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立足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中发行量(覆盖面)最大的媒介的现实,借鉴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的成果,对高校校报在育人中的作用进行了新的探索。文章指出,利用议程设置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校报可以在锻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人文素养与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试从免费报纸的生存空间谈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费报纸的兴起是媒体市场的一个新现象,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其出现有客观必然性,它所具有的广阔生存空间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免费报纸势必对传统报业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传统报业应把握大势,因势利导,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不变应万变,沉着应对即将来临的新一轮同业竞争。  相似文献   
93.
在20世纪初,都市类文艺报刊蓬勃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办刊思路商业化取向是出版商与部分作家等文化传播者规避政治风险,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一种文化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94.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农村报,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办报人潜心探索的新课题.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从理论上为办报指明了方向,而且是办好农村报的立本之源.作为党在农村地区的喉舌,农村报只有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向农村传播先进科技文化,为发展农业先进生产力服务,才能深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95.
办好校报,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是实现“办报育人”的前提。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信息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校报主流媒体地位面临各种媒体和自身发展不足等方面的巨大挑战。文章对高校校报主流媒体地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对谋求高校校报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校报事业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从网络媒体到4G移动媒体,随着新媒体不断涌现,其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式,瓜分着传统报纸的受众,分享了传统报纸的内容和盈利,对传统报纸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纸媒消亡""报业危机"等言论甚嚣尘上。在这样一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传统报纸已经势微,但是新媒体并不完美,报纸便取长补短,通过重新定位,并对相应职责、功能、管理和媒介融合等问题进行改革和探索,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97.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肩负着宣传革命和共和主张、引导舆论的重任,以聚四万万人之力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家。从上书论政、积极投稿到办报以开风气,从最初的倚重革命演说到逐步倚重报刊宣传并结合演讲的传播实践,孙中山逐步形成了有关演说、报刊的舆论传播思想和引导舆论、保障言论自由等舆论观点,并以此指导和推动着民主革命的进程和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基于关联理论对英文报纸标题这种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报纸标题标记语的特点,然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英文报纸标题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对报刊撰写者和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0.
繁盛于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书报发行事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边区书报发行承担着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统区的抗战书报的发行工作;陕甘宁边区的书报发行紧紧围绕抗战而展开,在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国抗战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发行范围面向全国,立足边区,渗透国统区,其发行渠道呈现多样性,发行主体呈现多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