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长期以来备受教育界同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用人单位的关注。本文就高等教育在规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如何处理好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的矛盾 ,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 ,提出了要正确理解教育质量的内涵 ,转变教育质量观念 ,把“突出一个中心”、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作为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对策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实用主义真理观从根本上讲是要否定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无视其合理性。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真理是具体的,是一个过程,具有"时效"性,反对抽象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僵死的真理观,主张把纯粹的主观感觉与客体自在属性相区分,拓展了价值论在现代哲学认知理论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政治道德是执政理念的价值基础,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如何执政”这三大执政理念提供道德支持。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执政权力来源于并服务于公民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公共权力只有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并选择科学的、民主的、法治的执政方式,才能获得权力运作的合理性基础。因此,在政党政治中,执政党只有以执政为民的政治道德统摄执政理念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4.
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1世纪的延边朝鲜族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残缺家庭"子女的增多、民族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冲突以及教育质量日益下降的趋势,正在破坏朝鲜族教育传统的价值体系。面对这种情况,应树立崭新的民族教育理念,增强教育投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5.
曹小晶 《唐都学刊》2003,19(4):68-71
"中国西部电影"的称呼是对美国西部片的借用,但在其具体的审美蕴涵上却是完全中国化的,它具有-种"历史寓言"的美学本质,富于历史的厚重、沧桑感和精英意识的主观表现性.  相似文献   
16.
主流舆论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已被写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主流舆论”作为党和政府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挑战提出的重要概念,从理论层面扩清其概念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基本特征的近代启蒙思想构成对传统的基督教的人学观念的重大挑战。基督教神学家企图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回应 :1 .扩大主体意识的范围 ;2 .重新解释主体意识的结构 ;3.视主体的发展为一个辩证的过程 ;4 .强调信仰在主体实践中的作用。大多数当代基督教的神学家不否认人的主体的自主性 ,但批判近代哲学家的主体性观念过于狭隘 ,强调人的自主性需要有一个更深刻的基础 ,而这基础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谋求高经济效益的最根本途径.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过程中,成本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将就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成本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文中以邯钢成本管理经验为例,阐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日本旅馆的传统建筑和洗浴文化的特色以及服务理念,说明了特色就是旅游的生命,而文化则是特色的源泉,正因为日本旅馆具有与饭店不同的特色,才是吸引游客选择入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环境问题追根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中国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根源上看,还是思维方式问题,唯意志论的世界观、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不科学的发展观、不公正的伦理观、片面的私德观、缺位的政绩观是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