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法律的授权条款既赋予被授权机关权力,同时也课予其行政立法的义务;被授权机关在是否进行授权立法方面没有裁量权,只是在何时立法方面有一定的裁量余地。当裁量权收缩乃至于没有裁量情形出现时,被授权机关怠于立法的行为即会构成行政立法不作为。授权机关应加强对自身授权行为的控制,同时应加强对被授权机关的监督,必要时可以收回授权以解决行政立法不作为问题。  相似文献   
32.
中国政治新词多词缀、缩写和四字短语的排比,翻译时需要应用各种策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增补与省略.在翻译政治新词时,常常以遵循“政治等效”的翻译原则为前提,以选择正确的词类和弥合词义差异为标准,以满足译文语境为要求,对某些词恰当增补或省略,既可以避免词组的重复翻译,又能达到原文与译文政治等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新时期党内监督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的同时,仍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体制不合理,法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这既为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又为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清晰的线索,这就是理顺监督体制,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4.
从审判实践来看,人民法院诉讼不作为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人民法院作为诉讼活动的主持者和指挥者,其不作为造成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下降,损害人民法院自身形象。因此,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完善诉讼立法规范,健全监督救济机制;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判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35.
论持有型犯罪的主客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持有型犯罪是新修订的《刑法》规定的一类犯罪。目前 ,在刑法理论上对这一类犯罪的行为方式到底应归于作为还是不作为 ,抑或是第三行为方式以及这一类犯罪在主观上是否具有罪过性争议较大。本文着重探讨了持有型犯罪的行为方式归属以及其所具有的客观行为性和主观罪过性 ,这无疑有利于我国刑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6.
中介语理论认为,对于学习者来说,“偏误”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是极其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表明学习者正在从不会到掌握语言的过渡阶段。因此,偏误反映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应该正确认识并分析它。运用中介语理论对韩国学生作文中遗漏和误加两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两种偏误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37.
“BE”使用不足是中国学习者的英语中介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BE缺失也是学习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二者互为因果。BE在英语中应用广泛,涉及众多语法规则,因而有关BE的使用是英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语法习得项目。借助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数据对中国学生在写作中的BE缺失现象进行研究,意图发现缺失的规律和模式,找出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改进二语教学。  相似文献   
38.
修辞格对文章写作与欣赏有巨大的帮助。叠略是一个新的修辞格。其具体运用就是,在句子中或句子间把字形或语义或语音相同且相连可重叠的词语省略去其中一部分,而各种符合逻辑的意思却并未消失,在阅读理解时能分别体会出不同信息,增加欣赏的层次。  相似文献   
39.
从理论与实践来看,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没有问题.然而,我国刑法立法从来没有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明文规范,只有处罚真正不作为犯的规范,这就产生了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罚可能背离罪刑法定原则的疑问.借鉴日本刑法相关规范,在我国刑法中设立"保护责任者遗弃罪",以此为载体将不真正不作为犯纳入刑法规范,实现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立法化.这将是缓解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冲突的比较妥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40.
论不作为犯罪中的作为义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作为犯罪中的义务是一种积极义务 ,是一种具有特殊的适用范围的义务。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的来源分为形式来源和实质来源 ,仅有形式来源 ,作为义务杂乱而不统一 ;仅有实质来源 ,作为义务模糊而不确凿 ,两者应有机地协调起来。在此基础上 ,将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下来 ,从而使不作为犯罪中的作为义务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