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487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20世纪哲学解释学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传统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逐渐被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所超越,从而在"解释学转向"的基础上实现"本体回归","解释"遂上升为法概念论的本体。我们需要从知识论上对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2.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某一方面溯源于它."五四"学者虽然讲科学、民主和新道德,但并没有为科学、民主和新道德建立起系统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基础."现代性"的哲学基础,乃是以人的自由本质为核心、以人道主义和尊重人权为最高原则的人学本体论,以认识现实的人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为前提、确认真理和价值多元、强调任何人都不能以真理化身自居的认识论,以及确认精神的个体性原则、坚决反对把人当作手段和工具、提倡博爱和宽容而不是煽动仇恨的伦理学.以上学理的阐发,庶几可以弥补"五四"学者的不足.  相似文献   
83.
美学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有两次,一次是鲍姆加通创立了美学,一次是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美学关系的这种历史演变,为后人的研究揭示了内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4.
总体性概念贯穿在卢卡契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早期的《小说理论》中,总体性被理解为生活与本质的统一,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古希腊的文化形式,近代只是在艺术中得到了表达;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总体性指的是只能由无产阶级认识到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意识与其存在的辩证统一,这一总体性只能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中得到表达;直到《审美特性》,总体性才被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因而总体性终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的概念。  相似文献   
85.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high-throughput data, that is, massive quantities of molecular biology data arising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iments such as gene expression or protein microarrays, leads to the necessity of methods for summarizing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As annotation quality improves it is becoming common to rely on biological annotation databases, such as the Gene Ontology (GO), to build functional profiles which characterize a set of genes or proteins u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annotations in the database. In this work we describe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such profiles, provide methods to compare profiles and develop inferential procedures to assess this comparison. An R-package implementing the methods will be available at publication time.  相似文献   
86.
本文根据目前英语教学研究方法论使用严重匮乏的现状,提出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研究不仅亟需方法论作指导,而且亟需严谨科学的方法论的使用和操作。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个案研究,并通过个案研究在方法论实际操作过程方面的对比和分析,揭示了定量和定性研究对英语教学理论与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进而揭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途径。此外,本文认为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实施方法论探索必将促进英语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英语教学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 ,以老子对“哲学最高问题” ,即“道”的本体论的阐述作为前提 ,解读《老子》哲学的“有无同一性问题”。首先 ,本文揭示老子认识论主知的特色 ,作为世界本原、始基的“道”以及由它化生的事物与现象是可以认识的。其次 ,对《老子》哲学中关于怎样认识具体事物以及实现与“道”的绝对同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抓住老子认识论中“为学”与“为道”的矛盾 ,最终揭示出老子认识论的消除欲望、放弃实践、超越感性、止息思维、浑然与天道合一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88.
中西哲学最重要的差别乃在于中国传统哲学没有产生西方哲学的概念形而上学观念,即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所特有的"本体论"。中国哲学具有"受指主义"的精神气质,这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乃至人的精神气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哲学气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缺乏奠基在语言的逻辑性之上的独立的理性精神。现代语文教育应呼唤健康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89.
马克思的哲学视界是从关注"思辨理性"或"抽象自然"回归到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它的本体论形态就是"社会存在论".在"社会存在论"中,设定评价尺度的内在根据获得了本体论解释,这种解释本身展示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解释的新的解路,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超越于"理性存在论"的崭新的解释模式.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对评价尺度的"社会存在论"解释是一种反历史非决定论的解释或一种尚历史决定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90.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