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2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为戏曲呐喊、正名。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绵延不绝。其中,明末清初的李渔是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典型事例。李渔克服“穷骨”、“恶岁”、“砚田糊口”的生存困境,敢于直面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为戏曲身份认同矢志不渝地贡献了毕生精力。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近世王国维为戏曲正名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72.
李野  吴永强 《民族学刊》2021,12(4):101-109, 122
藏戏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被列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中华文化“走出去”,藏戏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热点。为了厘清藏戏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趋势,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与VOSviewer两个主流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近三十年藏戏研究成果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藏戏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直观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藏戏研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但研究内容逐渐向多元化、跨学科方向发展。藏戏研究的核心作者和机构较少,且合作关系不明显。如何服务公共文化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目前藏戏研究最新主题。藏戏内涵的丰富性,未来势必会吸引更多学科专家从不同视角对藏戏的传承和保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3.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的精品京剧,在挖掘京剧舞台美术传统艺术元素、继承优秀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解构主义理念、现代科技手段和象征意蕴融入和渗透舞台创作实践,使都市化倾向、传统回归式创新和古典审美旨趣同时运用、相得益彰,以极强的艺术震撼力、观众感染力和票房号召力赢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应,为京剧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繁荣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4.
詹双晖 《创新》2009,3(5):20-23
赛会演剧这一古代文化现象在粤东海陆丰地区至今延续。早在元明之际海陆丰民系形成之始,迎神赛会、演戏酬神习俗已随闽南移民带入,至明中后期及清初,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通衢大邑,赛会演剧已经蔚然成风。所演之剧早期多为竹马戏、钱鼓舞、白字曲、英歌舞等民间歌舞小戏,后来随着外来南戏正字戏的流行以及白字戏的形成,祭祀演剧渐由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等职业戏班唱主角。  相似文献   
75.
戏曲改革是解放初中央政府发动的对戏曲艺术全方位改革的大举措,从剧目的创作、表演及演员的社会地位的提升都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从而使戏曲艺术绽放出新的活力和魅力。然而由于在改革的过程中,过于与政治相联系,脱离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品味,导致戏曲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伴随着失误。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评剧由于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借助改革的力量向前迈进,因此,戏曲改革促使评剧艺术走向发展的顶峰。  相似文献   
76.
<大树西迁>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精心打造的秦腔现代戏,她以苏毅、孟冰茜一家三代西迁50年的奋斗历程为线索,再现了西安交大50年的风云变幻,讴歌了共和国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生存理念,展示了知识分子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及对亲人的至深情感.剧作构思精巧,舞台效果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77.
孔尚任何以要用戏剧形式而不用其他体裁来写作《桃花扇》呢 ?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 :因为曲阜孔府衍圣公家爱好和重视戏曲 ,对孔尚任有较大影响 ;因为孔尚任有戏剧能够“惩创人心”的戏剧观 ;受丁耀亢《西湖扇》传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包公是合肥市的重要名片之一,介绍元杂剧中《智赚生金阁》、《智斩鲁斋郎》、《智赚灰阑记》等几个包公剧,从中不难看出包公的胆识与智慧。借鉴包公,我们可以得到鞭策与激励。  相似文献   
79.
邢崇 《民族学刊》2020,11(4):52-58, 129-130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在传统藏戏中,主客体巨大反差产生崇高美,体现出藏民不屈的超越精神,以及克服和战胜恐惧后的心灵慰藉和平静;传统藏戏采用佛教逻辑叙述故事,集中体现藏民的人生姿态和精神信仰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凸显世俗的人性美;藏戏以美的艺术形式和程序化的艺术表演再现普通大众的味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宗教教化的目的;藏戏中戏师的理性讲述与演员的感性表演形成对照,让受众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对于人物与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反思;藏戏重复与回环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情节发展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思想更鲜明,形成了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80.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中国的两种音乐活动形式——京剧票友会以及摇滚乐队派对。这两种音乐形式虽然在风格上截然不同,但是两种社团在结构上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两种活动形式基本上都具有我们所称之为"为位"(positioning)的行为,参与者由此在音乐活动中找到他们各自的位置。而且,两种活动形式都涉及到"外来者的融入"(outsider integration),即允许陌生人的参与并在活动中找到他们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