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535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选取制造业的十个重点行业,使用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部分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剖析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需求与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度、就业水平、开放度、金融支持与产能利用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双向FDI的角度分析OFDI和I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双向FDI对经济增长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对双向FDI与GDP、投资、净出口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向FDI对于GDP和投资都具有拉动作用;IFDI对投资的影响滞后4期才能产生,对净出口的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OFDI的扩大不利于净出口的增长;双向FDI与三次产业都存在较强的灰色关联度。据此,提出改善对内对外投资环境、发挥双向FDI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的促进作用、强化双向FDI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文章主要考察出口二元边际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采用HK指数法测度中国出口深度边际和出口广度边际,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世界全部种类的90%.进一步地,借助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多种因素区分行业劳动技能异质性,出口二元边际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出口深度边际显著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出口广度边际对劳动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出口深度边际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高技能行业,受限于行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劳动技能水平等,低技能和中等技能行业出口深度边际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出口种类扩张的生产率损失超过出口溢出效应的生产率收益,出口广度边际对高中低技能行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FDI与我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选择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根据这4个行业1997—2011年利用外资与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FDI与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与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存在着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增加而提高,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传统制造业利用外资对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特征分类层面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_F),并同基于"总出口"1的比较优势指数(RCA)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比较优势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领域,且实现了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劳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健康教育公共服务均尚未取得比较优势,但是有迹象表明三个领域的比较劣势有改善的趋势。与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核算结果相比,基于总出口核算结果"高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中对建筑业和零售贸易两个部门的估计偏差最大;同时,在资本、知识密集型两个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16.
Tied aid credits are a way for donors to look to boos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while simultaneously contributing to development in recipient countries. Though regulated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n Officially Supported Export Credits, tied aid credits claim a place among the instruments of development policy and are eligible a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framework is equipped to safeguard the presumed development goal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ternal coherence of the tied aid disciplines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with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coined by the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DAC). Thereby,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ECD lives up to its own promise of Policy Coherence for Development (PCD) is scrutinized.  相似文献   
17.
Underneath impressive growth levels, the Chilean economy displays signs of being caught in a middle‐income trap. It has been unable to improve its productivity, increase the added value of its exports or upgrade its value chain. Its economy cannot compete either with low‐wage countries or highly productive, innovative countries. Its export strategy based on export promotion seems to have outlived its usefulness. It achieved remarkable quantitative success, but must now attend qualitative attributes. Instead of regarding market‐driven export promotion and state‐led export development as substitut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view them as alternativ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im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non‐traditional, structural indicators, like export sophistication and political‐institutional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18.
在经历了长期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货币宽松产生的大量流动性不仅没有有效流入实体经济,反倒推高了先行经济领域价格.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加剧,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在调结构中,又面临着多重经济悖论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国际经贸规则正在深刻变迁;美国强力推行遏制中国的亚太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加速了全球价值链重构,使进入中国市场的部分外商投资撤离风险上升;日本实行的安倍经济学效果存疑,英国脱欧加剧了欧盟的不稳定性,使欧盟经济进一步雪上加霜,日欧经济颓势短期无法改变.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中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统筹国内经济政策,实行政策之间的联动,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在全国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为促进农产品出口,安徽建立了一系列农产品出口基地。文章通过对安徽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的现状、找出安徽省农产品基地出口促进体系中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诸如加大资金扶持和指导创立培育品牌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北美、欧盟和日本。在浮动汇率制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度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利用2000—2014年我国机电行业出口上述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人民币在兑美元、欧元和日元结汇条件下我国机电出口企业汇率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大小。研究表明:我国机电出口企业汇率风险承受能力受汇率波动影响最明显的是美元区,其次是欧元区,最后是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