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92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3081篇
社会学   14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can be linked to attitudes towards cultural pluralism. The tensions between more culturally pluralistic societies and sustained support for nationalism represent an important political issue in modern western European politics. Such tensions are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stateless nationalist and regionalist parties (SNRPs) for whom national/regional identity is a major political driver.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cultural pluralism in two SNRPs—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and the Frisian National Party. The article draws upon evidence from two unique full party membership studies and is supported with evidence from documentary analysis. A key finding is that the manner in which members conceptualise national identit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cultural pluralism,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of becoming a source of tension within SNRPs. A key implication of the article is that there is evidence that attitudes of general members and officially stated party positions and narratives diverge on issues relating to cultural plur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se tensions could potentially be harmful for the party's overall civic image.  相似文献   
992.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中国梦"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科学体系的战略目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践行群众路线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实践支撑。全面从严治党、突出领导示范、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科学体系的核心创新之处。习近平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93.
行政监督机构具有"准司法性",是指其处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具有司法的特征,行使了一定的司法职能,并且最终裁决具有相当的司法效力。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主导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层级监督和裁决规划申诉的作用。英国规划督察署作为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机构,具有准司法性特征,有效规制了地方规划权的行使,为不服规划部门行政决定的利益相关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救济途径。我国需要在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制度中借鉴英国经验,引入准司法性因素,从监督机构的地位、组成、运作程序等方面完善我国土地规划行政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94.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不应通过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高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以实现其经营绩效;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逆周期调整,可适当有选择性地提高容忍度,允许部分商业银行或业务条线调整对资本的计提标准,降低其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注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理性对待不良贷款率上升。  相似文献   
995.
概念是把握与认识世界的工具。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与金融机构问题的认识及有效处置紧密相关。因此,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再造与改良是金融安全法律网有效创新中的核心问题,而这也在实质上表明,在制度升级中,准确界定问题金融机构是基础,是必要的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996.
微时代的到来促使传播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全新的机遇,以促使其教育发展。提升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党员的综合素养水平提升,优化现有的理念,探索出全新的发展方向,营造优质的发展氛围。从微时代背景下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机遇入手,探索其存在的困境挑战,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7.
胡乔木晚年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实现党对文学艺术工作正确科学的领导有过深入、系统地思考。他认为,新时期党对文学艺术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对文学艺术工作的领导,主要是对其发展方向的领导,要高高举起社会主义文学的旗帜,理清文艺与政治、文学的党性和文学的倾向性以及党的领导与文艺事业的关系,认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上,体现在服务和引导文艺界进行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上。  相似文献   
998.
任少雄 《理论界》2014,(8):69-72
台湾地区充分借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经验。一方面,台湾地区采用统一的立法模式,同时与传统民商事法律的一般性规定进行了立法衔接;另一方面,其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同样采取统一监管模式。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同属大陆法系,其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立法与实践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监督和规范行政行为,防止权力的滥用。从行政失范表现和行政执法监督现状切入论述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必要性,从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立法基础对行政执法检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完善行政执法检察的立法建设、明确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界限、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程序三方面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党群关系的理论,而且积累了处理党群关系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广泛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建设新时期的党群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