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80篇
民族学   93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1060篇
理论方法论   320篇
综合类   5365篇
社会学   173篇
统计学   1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河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用资产负债率和负债与股东权益比作为财务杠杆的代表变量,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绩效的代表变量,分析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成长性、公司规模、获利能力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资产结构和获利能力对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影响,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社会历史存在物就是以自然存在物和客观实在性为前提,以实践为中介或在实践基础上创造建构的社会历史性物质实体、物质性活动及其功能性的关系、结构和规律等。这一内含人及人的实践的存在物规定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至少应具以下特殊性: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互渗透更彼此区别;具体研究过程中无法剔除主客互逆悖论;在前提假定、要件构成及具体的研究技术与细节方面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其最高层次、最终境界与核心问题是一种社会历史认识论  相似文献   
993.
分析媒体呈现的女研究生报道的叙事文本后,发现媒体的报道特点是突出女研究生的负面新闻,凸显其婚恋、情感和私领域的活动,遮蔽和忽略其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运用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揭示媒体如何把女研究生客体化、公共角色私人化,建立其心目中的女性形象标准,进而把女性社会角色边缘化.这种对形象的歪曲和重塑事实上是男性话语霸权控制了媒体传播,男性话语形塑着男女两性角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结合?它具有怎样的理论指向?有研究者从文化思想的宏观视角,表达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却忽视了这一主张提出时的具体时空情境,以致偏离了二者结合的本质及特征。事实上,从性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的一项文化政策,其出发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理论指向在新时代体现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回应时代理论需求的结果。在与西方理论竞争中,中国文化相关理论的竞争力还不够强,也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此,中国文化理论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困境。这一困境引起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激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文化理论的思想动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文化发展政策,绘制中国文化发展蓝图,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理论创新方法,扎根中国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  相似文献   
995.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就要解决如何理解和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及其与实现高质量发展关系这个前提性问题。对不同理论谱系的生态思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内涵理解为否定技术运用和经济增长,人类屈从于自然的生存状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绿色发展思潮从维系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本追求利润的目的出发,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理解为人类保护资本主义再生产自然条件的责任和义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理解为以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哲学基础,坚持系统论、整体论和协同论的辩证思维,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转化为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96.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代际经济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带来的女性缺失正日益加剧农村男性的婚姻挤压,而农村大龄男性不能结婚有可能对家庭养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代际支持的投资回报理论,对2008年安徽乙县农村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儿子的婚姻状态与父母经济支持的获得有密切关系,投资回报理论能较好解释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对父母经济支持较弱的现象;儿子的经济状况、父母的需求和父母对儿子的经济投资都会显著影响父母所获得的经济支持。研究有利于理解男性婚姻挤压对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对及早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养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科学发展观及其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社会进步发展观的新发展。它的内涵是,以人为 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 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南。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60年代前后出生的唐宋词研究新生代学人,逐渐成为当代唐宋词研究的生力军。正规的教育,完备的知识,活跃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善于思索,敢于创新的学术精神与个性。对几位有代表性的研究者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大致窥见这一学术群体的特点、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999.
西周金文是西周时期的同时材料,内容丰富且真实可靠。其词汇研究是构建上古汉语词汇必不可少的。西周军事动词由大部分殷商时期的词和一小部分西周产生的新词组成。词的来源主要有继承、借用字形、借用一部分旧有成分和完全创造新词。  相似文献   
1000.
学习化社会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努力创建的一种理想社会图景。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理想的追求,蕴涵着更趋完美的教学价值取向(人的主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教学上升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基于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建构完整性教学,成为我们向学习化社会渐进的过程中所努力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