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1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丽江《木氏宗谱》美藏整理本是《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重要文献,其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的被誉为纳西学之父洛克搜集整理的《木氏宦谱》为蓝本而重新汇编的整理本,是迄今关于丽江木氏土司家族最为完备的史料,对研究近古时期丽江地区乃至整个滇西北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从人类学的视野看,《木氏宗谱》美藏整理本是追溯丽江木氏家族渊源最为翔实的记忆文本,是承载丽江木氏的一部家族制度史,也是丽江木氏与元明清王朝国家关系变迁的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72.
新世纪以来,在全国文坛历史题材的书写热潮中,西部边地的历史也成为作家书写和关注的重点。西部作家将具有无名性、个人化肌理的小写的历史,放置在具有共名特质的大写的历史长河中,让纵横捭阖的西部人物、家族历史的立体书写与绚烂多彩的西部文化、区域历史交相辉映。在对个人史、家族史、区域史等小历史的细致、生动和丰润的凸显中,西部历史小说拥有了一种波澜壮阔、深邃宏大的史诗性品格。西部作家多元化、多角度的历史书写,表达了他们重铸一个国家历史、民族历史的情感与愿景,传达出温暖的人性,体现正义与尊严的力量,让历史的光芒烛照现实,展现了文学的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73.
朱全红 《南都学坛》2004,24(5):19-26
“9·1 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 ,美国社会族裔关系也因“9·1 1”事件而出现了调整 ,阿拉伯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所有这些变化使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与冷战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 ,族裔群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受到美国打击恐怖主义这一最高外交政策目标的制约 ,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受到特别的考验 ,总体上有向冷战时期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74.
对苗族中的瓦乡人,学者们只从语言的角度争论其族属问题。用族群理论,从族群认同与互动的层面进行探讨,能更深刻地理解瓦乡人的族群意识。  相似文献   
75.
会稽虞氏是六朝著名的江东世家大族。自两汉之际南迁会稽余姚后 ,东汉末开始迅速发展 ,历六朝而不衰。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次打击。政治上 ,虞氏在孙吴、晋和刘宋前期时积极有为 ,其后则略显平庸。在家风上 ,在孙吴、晋朝允文允武。虞氏凭藉道德、事功 ,学术 ,强大的宗族和经济力量 ,友朋的援引以及善于处理与各种势力间的关系而使家族维持不坠。  相似文献   
76.
重读《花篮瑶社会组织》,深入分析费孝通先生早年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向,指出《花篮瑶社会组织》首次挖掘披露了金秀大瑶山花篮瑶的人口情况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状况;第一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了金秀大瑶山族团及族团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第一次尝试并成功运用“微型社会学”调查研究剖析花篮瑶社会,从而分析《花篮瑶社会组织》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所提供的积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7.
宗法文化在安多藏区亦有全面表现,涉及政权、教权、血缘传递、婚姻缔结、生养死葬等诸多方面。教权强化了政权和族权,政权保障了教权和族权,族权则延续了教权和政权。安多藏区的宗法文化体现出边缘性及混融性两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8.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语言学和社会学基础知识入手,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意识的缺失和不健全,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一直依附于族类意识而存在,形成群体本位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认为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积极发展自我意识的同时,还要防止其异化。  相似文献   
79.
严复译英人甄克思《政治史》,划分人类社会为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亦称国家社会)三种主要形式。严复称,中国社会自秦迄清为“宗法居其七,而军国居其三”;并借原著着重指出,“宗法社会”有“组织个体以血缘种族而不以居地”、“排外而锄非种”、“统于所尊”、“不为物竞”四大缺陷,尤其批评当时的民主革命派宣传的民族主义为不脱宗法思想。对此,汪精卫、胡汉民、章太炎曾在《民报》刊文批驳,认为《社会通诠》中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和所总结的宗法社会的特征不合中国历史实际,并指出古今不同的民族的民族主义更有差别。这场论争的意义,除显示当时“排满”革命与“君主立宪”两派斗争的政治内容之外,在学术上更显示出引进西学如何“考迹异同”、相互参照,进而比较和评判的问题,也涉及宏观之学和微观之学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80.
传统家庭中的日常交往关系不仅具有等级性、狭隘性、人情化及复杂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与之相应的复杂关系。并且,中国传统日常交往活动亦有其大致的活动阈限和交往原则,即富于传统特色的血缘家庭和家庭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