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5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Summary Spatial relationships of mat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for individuals of both sexes of a gregariously-mating coreid bug,Colpula lativentris,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aggregation size. Operational sex ratio was always strongly male biased. Mat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of females was rather constant and independent of aggregation size, as predicted by an ideal free distribution. Moreover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oth multiple mating and rearing density little affected female fecundity, suggesting ideal free distribution of females in terms of reproductive success. On the other hand, mat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of males was higher in larger aggregations, where more receptive females were available. This male discrepancy from an ideal free distribution was similar to the patterns predicted by an ideal free distribution under perceptual constraints (Abrahams, 1986), but not by that under unequal competitive ability.  相似文献   
92.
余红 《求是学刊》2005,32(4):41-45
围绕"是-应当"问题,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思考和分析.该文试图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理解,来简单阐述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对"是-应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以及对经验主义伦理学的解构.  相似文献   
93.
通过驳斥对康德"物自体"的种种非难,文章指出遭遇鄙视的"物自体"调和性蕴涵了积极的哲学养分,其中折射出了哲学特质内涵,从更深层面反映的是人类一直在追问的科学、神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研讨,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对我们重新认识"调和性"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4.
柏格森生命哲学美学的历史归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格森的学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1、知:“绵延—直觉—同情”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2、意:自由是对绵延的直觉,指“自由意志”而非“道德自由”;3、情:美是对绵延的同情,美在同情。他的思想最终归宿是宣扬“自由”、“平等”与“博爱”,并且赋予这三个名词以全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95.
创造性思维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和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决定了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参与其中 ,从策划设计、选题组稿到修改加工、品牌包装 ,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直觉、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 ,在选题创意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要培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编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基础 ,发掘潜思维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96.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是西方非理性思潮的开端 ,其唯意志文论直接导源于唯意志哲学 ,在文艺的起源、作用、本质及文艺与社会和人生的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观点。他主张用审美观审来把握理念 ,把握世界本质 ,强调艺术的目的是复制理念 ,表现普遍永恒的世界本质 ,把形而上的理念视为艺术的惟一对象和源泉 ,这种文艺观是对古希腊以来占据欧洲文论主导地位的“模仿说”的反拨。  相似文献   
97.
人在按着“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同时也历史地塑造着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巴金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历史—实践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由审美感觉层次、审美经验层次和审美直觉层次三个有机部分构成 ,成为巴金艺术创作的根基。  相似文献   
98.
从全球化大背景下观照高校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认为信息时代一切的竞争 ,其核心是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竞争 ,因此必须把现代创造教育的最新成果用于人才的培养 ,均衡地开发学生大脑的两半球。努力培养学生的直觉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加速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迎接全球化对人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
从“道”的特点出发 ,论述了庄子之所以推崇“体道”这种以整体直觉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方式的原因 ,并从体道的基本条件、体道的具体方式等方面阐明只有通过这种超片面经验感性和超有限理性的整体直觉的认知方式才能达到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0.
韩非法治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笔者通过对此定义的分析指出,现行真理定义虽然是可行的,但不够严密和科学,仍有一些缺憾和漏洞。更为准确的真理定义应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