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30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61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1855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鑫  于辉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43-54
产品与服务融合缓解了"供需错位"矛盾,使得产品服务供应链探索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供需结构性匹配的重要路径。本文刻画产品服务视角下供应链组织结构的本质特征,构建产品服务供应链合作模型,探讨合作机制下"帕累托改进"区间存在性,揭示合作机制对产品服务供应链效率的作用机理。核心研究发现:供应链多元化组织结构加剧收益分配冲突,并导致服务规模与供应链效率"倒挂"现象,而合作机制下"双重收益共享"合作模型能提升产品服务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paper I first offer a systematic outline of a series of conceptual novelties in the life‐sciences that have favoured,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social view of biology. I focus in particular on three areas of investigation: (1) technical changes in 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at have provoked a rethinking of the possibility of altruism, moral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urs in evolution; (2) changes in neuroscience, from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rain as an isolated data processor to the ultrasocial and multiply connected social brain of contemporary neuroscience; and (3) changes in molecular biology, from the view of the gene as an autonomous master of development to the ‘reactive genome’ of the new emerging field of molecular epigenetics. In the second section I reflect on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of this novel biosocial terrain and argue that the postgenomic language of extended epigenetic inheritance and blurring of the nature/nurture boundaries will be as provocative for neo‐Darwinism as it 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s we have known them. Signs of a new biosocial language are emerging in several social‐science disciplines and this may represent an exciting theoretical novelty for twenty‐first social theory.  相似文献   
43.
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只有学校、家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有:合作内容狭窄、合作水平偏低、缺乏本土化的合作方式、对弱势群体的研究不足。为此,必须唤起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家长的合作能力,加强各部门监督指导,促使家校合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44.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演变趋势与深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从初起到深化,有着明显的阶段特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探寻基于不同需求类型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努力实现从"点状"到"块状",再到"网状"的合作,以此提高校企合作的效能与活力,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促进英语的学习效果。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优越的发展条件。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通过对英语白主合作学习的实施与应用,简单地探究和讨论其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为切入点,以法治化为视角,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法律特征以及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根据当前的中央脱贫政策,本文考虑到脱贫方式,提出了基于新型合作模式的订单农业方式,构建了新型订单农业优化模型。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面积比例入股,合作社通过与农产品收购公司谈判并签订收购合同来获得收益,并把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农户分红。合作社聘用职业经理负责经营,除此之外,合作社还会按所入股份给农户提供一份固定费用以保证农户的收益。根据上述内容构建了一个新的"农户+合作社+收购公司"型三级新型订单农业供应链优化模型,并在条件风险(CVaR)度量准则下得出合作社在不同风险规避度下的具体收益,在保证农户和合作社收益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约束优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函数及其相应的KKT条件得出农户加入合作社可获得更多利益的最小土地面积和合作社应提供的最小固定费用。  相似文献   
48.
王兴棠  李杰 《管理科学》2020,23(9):61-75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与国外企业进行研发合作逐步成为国内企业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中间品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谈判博弈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进行国际研发合作内生性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只有在研发溢出效应比较小的时候,产业链下游企业才会选择进行国际研发合作.但如果研发溢出效应过小,下游企业的国际研发合作行为会导致本国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游市场垄断势力增强以及最终品贸易成本下降均会对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国际研发合作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高职院校和企业完成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的基本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当前,国内的校企合作依旧处于摸索时期。笔者从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措施,意在以此推动我国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各方实现共赢。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0.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及绩效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合作社的发展现实,重新构建合作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量合作社服务农户、农业的能力与效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测度样本合作社的绩效,依测度结果,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合作社内、外部制度安排对其绩效的影响,发现产权制度是影响绩效的根本原因。在中国合作社特殊的形成路径以及严重缺乏合作文化支撑的情况下,产权制度上是否构建了一套权、责、利明晰,对等与匹配的内在激励机制是保证中国合作社有绩效至绩效好的关键。此外,是否有健全的治理机构及相关制度安排、是否公开了财务及经营情况、理事长拥有社会资源的多与少、是否得到国家或金融部门的支持等对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