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小世界》是英国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一部重要小说 ,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对于大部分文学批评家来说 ,因其涉及到了形形色色的文艺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泛性论、解构等 ,因而将之誉为是一部“后现代”的力作。然而 ,笔者认为 ,它既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作品 ,也是一部有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 ,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上。事实上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因素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52.
文章第一部分以美学家蔡仪的学术思想活动为线索回顾了当代美学各派争论的有关情况;第二部分从历史大视野分析了美学的现状并展望着未来。美学从上一世纪“定义的时代”走出到当前,从中国到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新时代。从古典到现代和后现代最后走出后现代的历程。因此它面临着多重转向的问题。最值得注意的是:(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转向;(2)以“单子”化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绿色转向;(3)以社会批判及弱势群体关注为核心的文化转向;(4)以大同世界为终极目标的全球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53.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针对丝蒂薇.斯密斯的诗歌《不是在挥手而是在没顶》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空间,结合后现代主义的诗歌理论,采用文献综述与文学批评的方法,从人物形象、诗歌意义的多解性和诗歌的语言游戏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诗歌的不确定性。斯密斯以不定的、开敞的诗歌形态和独特的话语模式催生出主流社会之外的鲜活的生命。她的诗风不仅消解了传统单一的诗歌风格,还预示了英国诗歌中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走向。  相似文献   
5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对教育界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与后现代课程观在课程实施、教材编制、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推进ESP教学模式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西方后现代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由理智主义走向情感主义。这种伦理学审美化倾向带来了一些影响,赵炎秋教授把它归纳为:(1)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努力提升日常生活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3)消解了文学作品中的崇高,使作品呈现出游戏人生的倾向。上述三种观点的问题在于,伦理审美化不只对大众文化产生影响,其涉及面也远远超出了日常生活,它引起个人主义泛滥的同时也能促进开放道德的产生。因此,应该全面看待伦理审美化所造成的影响,既要看到它的消极面,也应看到它的潜在积极面。唯有这样,才能避其不足,扬其长处,使之增益于我。  相似文献   
57.
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晓平 《北方论丛》2005,(3):125-128
人类对主体的关注,体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后现代主义针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弊端,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颠覆了现代主体性,消解了主体,提出"主体死亡"的口号.对现代主体的相关因素,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在哲学层面上进行了彻底解构.后现代主义者在颠覆和解构主体后,却不能回避主体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的主体性重建的倾向.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是人类克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8.
从文本的角度研究林奇的电影,我们便可看出其电影的特点是不确定性,这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探讨林奇电影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电影作品及艺术。  相似文献   
59.
针对二战后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实验呈现的没落问题,提出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以一种高度自觉的意识去反观传统,去思考文学意义建构的合法化,去挖掘一种更适合现代人审美和思想需要的文学模式和小说人物,从而取得了“实验性”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60.
“超级女声”这场造星运动无疑是2005年夏天最热的话题之一,而李宇春则是这场运动中最耀眼的明星。文章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切入,利用酷儿理论深入解读这个普通的女孩引发的一系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