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涛:侯先生,您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古典美学研究,而且,您的个人经历也很坎坷、丰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的许多重要事件,也是一些事件的当事人.我们还是从对当代美学影响深远的1950、19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开始吧!这次讨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有其社会和文化土壤.当时整体的思想文化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2.
詹姆逊从学科发展趋势、政治倾向和现实关怀等方面肯定了文化研究,但又批判了其迷恋权力分析、学院政治、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等局限。他希望文化研究重建其问题意识,以其批判性和敏感性更有效地介入现实,并获得学科上的发展。文化研究传入我国,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詹姆逊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文化研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晦、周扬与文学理论教材建设——胡经之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涛 《云梦学刊》2006,27(3):17-21
在举办北大文学理论研究班的过程中,苏联专家向中国的大学教师传授了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强调了文学的党性、阶级性、思想性、人民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一些文学技巧,促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但也有脱离文学实践的局限;<文学概论>吸取了当时的学术成果,把理论奠基在认识论上,强调文学与政治、社会、阶级的联系,但它把反映论等同于认识论,排斥了体验、情感和理想,还过于政治化,缺乏对文学审美的把握,这些局限有人为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杨晦提出的关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很有价值,他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和文学批评做出了贡献;用扬亲自在北大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座,支持学生编写<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增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他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同时认识到审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胡经之先生受前辈学者的影响,走上了研究文艺美学的道路,主要是为解决文学艺术的美学问题。胡经之先生提出,大众文学兴起后,只研究文艺是不行的,需要扩展文艺美学,重视文化美学。  相似文献   
5.
“再现说”是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 20世纪中国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整体格局,也影响了人们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看法。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使“再现说”为承载社会责任而偏离了艺术对它的要求。因此,要结合各种观点的语境分析其合理性,并结合“表现说”来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6.
詹姆逊用意识形态批评分析了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研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为我们展示了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研究中的意识形态的建构、宣传,及其对真实的遮蔽、歪曲.在此基础上,詹姆逊提出了正确对待现代主义文艺的做法:破除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美学的意识形态神话,通过历史化,恢复它们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从而科学、准确地把握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中国文论界就“反映论”展开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从当代文论史看,“反映论”曾被盲目崇拜,在新时期又被一些人视为文艺发展的障碍。但是,不少研究者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探索,重新赋予了它新的阐释力和有效性。其中,钱中文对“反映论”的阐释很有代表性。他反对简单地、庸俗地、情绪化地对待“反映论”,梳理了“反映论”的含义,在尊重“反映论”哲学基础的前提下,强调了审美因素之于文艺反映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概念。“审美反映”科学地说明了文艺反映的过程、作用,探索了文艺反映的意义和潜力,其“审美反映”赋予了“反映论”以新的内涵。具体来说,文艺反映是审美反映,它有独特的心理结构、动力源、心理定势,因审美介入了现实、改变了现实,并最终体现在文艺作品中。“审美反映论”不但挽救了“反映论”,而且提高了文艺“反映论”阐释文艺现象的能力,还有助于促进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挑战与超越——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考李世涛120世纪西方社会特有的历史和文化、现实造就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启蒙诺言失去了神圣的面纱,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人对理性的信念,人为物役变得更加严重,人在世界大战中的丑恶表演,都形成了对西方文明强有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代表了中国当代美学重要成就之一的实践美学与新崛起的后实践美学,都受到了美学界的关注。应该注意的是,两派之外的许多学者也都非常关注这次论争,并对两派的观点及其论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中立的立场容易使他们跳出局外,更客观、更超然地看待论争双方的得失。其中他们提供的思路———结合说、合理借鉴美学思想资源等———都很有针对性和价值。而克服其对立、缺陷,共同发展也是双方都必须面临的问题。论者认为,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贡献,尽管有时代和自身的局限,但仍有发展的余地;后实践美学确实指出了实践美学的弱点,在克服这些弱点上有一定的成绩,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认真正视。二者都应该面对复杂的审美现实,确立问题意识,吸收对方与其他各方面的长处,正视自己的弱点,把问题意识与学科发展结合起来,才可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