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7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73篇
丛书文集   1355篇
理论方法论   408篇
综合类   6530篇
社会学   1259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961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本文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因贫困给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对策,以使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对南京市中学生的235份有效调查问卷表明,目前中学生对自尊状况的体验多数趋于“一般化”,但都较普遍地存在对自尊的焦虑感、敏感性、渴求性、盲目性、积极性并存的特点也很明显。中学生自尊与自尊心理的发生机制源自于教师与伙伴的外部评价,又源自于自身生理状况、能力。气质与童年经历的影响,中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的平衡机制存在于对理想自我标准的坚持、修正或放弃选择。学校教育培养中学生自尊心的有效切入点是:提高知识水平、培养羞耻感、锻炼意志力、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73.
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必须倡导发展性评价观 ,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其改革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 :评价功能全面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主体互动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4.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补充 ,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各高校均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开展了活动。我校开设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无论在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和项目方面 ,还是在试行有偿化服务的收费标准上均受到大学生的认可。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提高认识、加速场地设施的建设是我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5.
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化因列强的介入而启发 ,但也因此而陷入模仿的怪圈 ;留学生重新考量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确立了“立国”须先“立人”的主张 ,以思想文化尤其是文学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突破口 ,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6.
采用卡特尔 16PF(8种人格因素分析 )量表及问卷调查 ,对工科特困生的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进行调查分析 ,并对其形成原因作出探讨 ,同时提出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该文通过对山西大学在校学生 1992~ 1999年的素质状况的跟踪研究 ,针对显示出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为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所具有的强调个人兴趣和满足个性发展两个显著特点。阐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探讨了进一步利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目前,因处分不当引起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根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如对处分不服可以通过申诉或诉讼两种方式获得处分后的救济。但在救济方式的选择与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根据高校的管理特点以及处分的种类,为了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应进一步完善学生申诉体制,明确救济方式的选择,加强申诉与诉讼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80.
Since the 1990s, the introduction of a market economy and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a new urban poverty related to lay‐offs and unemployment as well as by large‐scale rural–urban migr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urban poverty of the ‘Three Nos’ (no relatives or dependants, no working capacity and no source of incom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new urban poverty in China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and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poverty creation. Instead of considering Chinese new urban poverty only as a result of market mechanisms, it argues that the state as the manipulator of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does matter in the creation of new urban poverty, and that the cleavage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institutions further intensify it. Specifically,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creation of new urban poverty are examined in detail: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volution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