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106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安全为本 自由优位——刑事诉讼价值的哲理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价值是刑事诉讼法学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尤其是在自由与安全的价值位序排列上,学界仍聚讼纷纭,难成共识,并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负面效应。中国当下千夫所指的司法腐败现象的泛滥与恶化在深层意义上就与我国主导性诉讼价值观的理性缺失有密切关联。本文认为,依据价值哲学原理,并着眼于人性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理想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应当是一种自由优位的均衡型诉讼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2.
作者认为,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应当而且势必朝加强和完善审前准备程序方向发展。基于此提出和论证了提交答辩状当属义务而非属权利的命题,以期引起学术、司法、立法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层次考量,进而完善我国的诉讼制度和推进审判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83.
宪法化的刑事程序人权,其享有主体是一国之内的每个人;其权利内容主要包括无罪推定权、不受非法强制处分权、不受强迫自证其罪权、保释权、公正审判权等;其价值在于防止刑事程序权力的滥用。此外,宪法刑事程序人权与实体人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宪法基本人权体系。  相似文献   
84.
行政指导作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在现代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无明确的行政指导程序加以规范行政指导行为,使得行政指导程序在立法和运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结合国外行政指导程序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规范和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在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策略,以改变简易程序不简易的状况.指出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在立法上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困惑.为实现简易程序对效率与公正的双重追求,需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适当扩大简易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加强对简易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86.
民事诉权是当事人请求司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的一种权利。民事诉讼的私益性、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支配、主导作用,决定了民事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关系。我们应当以正确的民事诉权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民事诉权理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87.
泉州工商行政机关不断探索创新,在行政指导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形成更多经验。为此追踪考察了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深入开展行政指导的基本做法,总结了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深入开展行政指导的成效和经验,就其继续深化工商行政指导实践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刑事二审审判中诉讼主体间的关系已产生变化,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作为"程序意义上的被告"应当派员出席二审法庭,陈述其作出一审判决的根据和理由,出庭时的法律称谓可名之为"必要诉讼参加人"。二审法院不应在一审法院缺席的情况下作出二审判决。但刑事审判要解决的问题是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即使一审判决错误,也只是一审承办法官对于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作了错误评断,二审则旨在纠正这种评断错误,而不是把一审法院作为刑事追究的对象。传统理论关于刑事审判对象是"公诉事实"或"控方诉求"的观点显然不适合二审和再审。只有将"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作为刑事审判对象才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89.
司法鉴定质证程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我国在司法鉴定质证程序方面的法规还远未达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还存在着缺乏审前程序、对鉴定人出庭作证没有强制要求、对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等问题,可以说目前司法鉴定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及争议,与此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建立一套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质证程序规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0.
行政垄断具有经济违法性和行政违法性,现行法的规制方式主要是行政制裁,难以抑制其危害性。文章建议修改行政诉讼法,制订反垄断法,建立行政垄断的司法审查制度,加强行政垄断(特别是抽象行政垄断)的可诉性,纠正行政违法行为,为受害者提供充分的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