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3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809篇
民族学   65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698篇
理论方法论   283篇
综合类   4271篇
社会学   326篇
统计学   78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丰富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本土化的语境下,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国家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及其建设路径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对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中国化",增强了软实力理论对中国综合国力研究的解释力,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全面提升我国软实力水平,应将文化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纳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理性分析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与约束条件,统筹国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池莉的《看麦娘》是一篇真正的叩问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中篇小说 ,是精神自由与生命力度的体现。本文试从生命直觉、生命力度、形象的重塑、家庭与社会中自我的存在与缺失 ,以及人性终极关怀的角度 ,探讨它的美学、社会哲学与生命哲学意蕴——对生命力度的永恒追求 ,是我们挑战外部世界 ,获得自我完满实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问题,各种减排政策工具应运而生。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分为抑制排放的政策工具和鼓励促进低排放的政策工具。在抑制排放的政策工具中,碳税和碳排放交易采用了不同的政策机理,碳税更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而碳排放交易则更适用于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经济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在鼓励促进低排放的政策工具中,通过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差别定价等措施,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当前全国各地物价普遍上涨,商品房价格涨幅较大,而包括“80后”在内的那些潜在的中等收入者却面临购房支撑力日渐弱化、购房压力日益递增的不利形势。如何应对这个即将到来的购买力相对衰退的时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95.
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的关系研究是近年来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股权结构、管理层权力和企业多元化的动态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以筛选出的53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股权结构,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多元化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管理者持股与企业的多元化正相关,管理层权力型企业比非管理层权力型企业的企业多元化倾向更大。  相似文献   
996.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s important for brands to succeed in a competitive marketplace.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ances, customer recognition becomes a growing industry trend; that is, brands track customers' purchase history, recognize and price discriminate between repeat and new customers.The trend of customer recognition has changed the nature and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between brands.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how customer recognition and the associated changes in competition affect brands'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We find that when brands have similar equity, customer recognition increases brands'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However, when brands have sufficiently different equity, customer recognition leads the stronger brand to invest more and the weaker brand to invest less in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n addition, extant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customer recognition reduces brand profits. In contrast, we find that customer recognition can increase the weaker brand's profit but decreases it more for the stronger brand. Thus, collecting customers' purchase history data for customer recognition can be beneficial for weaker brands but detrimental for stronger brands.  相似文献   
997.
以购电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差价合约下电网公司在合约市场、现货市场、备用市场和可中断负荷交易市场上的最优购电模型,并利用启发式算法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差价合约及合约电量比重对电网公司购电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Why do Austria and the Netherlands, two highly corporatist, coordinated, consensual countries diverge with respect to the involvement of social partners in their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competing predictions of the power‐resource, employer‐centred and social partnership approaches, we identify a key omitted variable that can explain the observed variations: the ability of the social partners to unite on reform positions. We demonstrate that when the social partners are divided, their collective power is reduced and partisan‐based policy outcomes become more pronounced. In turn, when the social partners jointly favour a particular outcome, their collective power increases and they can override governmental reform plans, even if the government holds a large legislative majority.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ausal importance of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social partners for institutional continuity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999.
陈锋 《社会》2015,35(3):95-120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积极”治理。两种治理形态皆导致国家公共资源的耗损,基层组织的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下降。在资源不断输送的利益链条中,权力寻租者、地方富人与灰黑社会势力、谋利型的机会主义农民等几个行动主体相赖相生,形成分利秩序,普通民众被排除在外,乡村治理出现内卷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国家在压力型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产生的张力,并在推动乡村社会从整体性支配向技术治理转型中产生的结果。这一转向试图建立新的公共规则,却使得乡村治权弱化,缺乏公共规则实践的强制力保证,造成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与责任的连带制衡关系发生断裂,乡村治理陷入新困境。  相似文献   
1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从经济上摧毁了旧社会政治关系的基础,颠覆了我国乡村社会传统的政治格 局和秩序,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 年)四川绵阳的史料为基础, 借助政治社会学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中国社会变迁,探讨我党确立执政地位的历史逻辑。新 中国成立初期,我党通过政治动员,成功地让农民形成了具有明确指向的阶级意识,积极投身到群众运动之中。同 时,“公审斗争”和“没收赔罚”彻底摧毁了地主的权威,农民由此掌握乡村的话语权,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我党通过 干部整训,着力培育造就新的基层执政者,实现了乡村权力关系的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