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111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724篇
理论方法论   196篇
综合类   3640篇
社会学   504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45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51.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一批民办高校成功升本以后,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国教育界将越来越重要,但作为高校教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建设在民办高校建设中却相对滞后。民办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学校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从读者与馆员队伍两个方面出发,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fatherhood and everyday fathering practices has been underpinned by the spatial separation of work from home, of public from private. However, increasing numbers of employees are now working from home and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these are men with young children. This article draws on new empirical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for fathers and for organizations as home‐working disrupts earlier 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fatherhood and fathering practic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s the spatial boundaries between home and work collapse, new accommodations between fatherhood/fathering and organization are emerging. However, these are underpinned by a tradition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household. More broadly, 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e inadequacy of static distinction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howing that while such distinctions are still used to mark space and time, this is relational, contingent and unstable.  相似文献   
53.
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公权力与私权利资源在不同阶层按不同方位排列组合的历史,与此同时,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基于自己的立场对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目前我国的权利(力)状况是公权力强、私权利弱,公权力经常侵犯私权利,因此我国应当明确划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确立私权优位主义的指导思想,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并发挥社会组织在公权力与私权利冲突中的润滑剂作用,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本文立足于已持续二十多年的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渐进改革,借助发生在甘肃省古浪县时间跨度超过15年的农村"机井"投资纠纷司法个案,对其中牵涉到的农业生产基本设施(机井),及其所引发的公有产权(特别是集体产权)与私人产权之间因"产权交易"而展开的"博弈"的具体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民间投资的真实和普遍语境--即始终存在于同公有产权和国家权力相互碰撞和纠缠的夹缝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现有法学研究及司法审判在方法和思路方面的缺憾,对转型期民间投资法律规制的制度逻辑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其他领域的民闻投资实践,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法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5.
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即为法律关系 ,受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即为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是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受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 ,不应是具体的物、智力成果、行为。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中均将法律关系客体界定为物、智力成果和行为 ,与刑事法律关系客体不一致。在理论上应将其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6.
论吸引民间资本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环保产业历经 2 0余年的发展已初步具有一定规模 ,但与产业自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资金缺乏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渠道的建立 ,特别是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 ,就成为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自治权的存在是我国区域刑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而通过制定顾全大局、兼顾特别的变通性、补充性刑法规范,可缓解这一冲突;通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逐步消除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进而达到彻底消除这一冲突,实现法制统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丹东民营经济现状出发,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加工、整理,系统分析丹东民营经济的运行过程,从中找出丹东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通过对丹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制定丹东民营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目标,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使丹东民营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9.
论《刑法》对公有、非公有经济的平等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刑法》对公有、非公有经济的保护是不平等的。这种状况挫伤了非公有经济的积极性,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宪法》的原则规定。文章认为,完善刑事立法,纠正刑法对非公有经济保护的缺陷,将会发挥法律的独特作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人性的需求出发,着重分析了个体因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其更高层次的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的要求,与其所处时代背景之间的矛盾,并认为这是导致过劳死发生的本质所在。以该本质为基础,文章具体分析了导致过劳死发生的四种具体原因,由此文章划分了应予法律规制的情形及不应纳入法律调整范畴的情形,并对该划分以正当性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