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469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2658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依告知同意原则构建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面临着过度收集、擅自披露与滥用等问题的严重挑战。公权保护路径存在监管力度、范围及效力的局限性,而传统侵权法上的损害观念架空了数据主体的私法救济权利。因此,为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扩张侵权法上损害的含义。法律上可予赔偿的个人数据损害应延及两类新型损害:数据主体遭受次生损害的风险,以及社会分选歧视、数据监控、自动化决策等造成的人格利益减损。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为解决风险与人格利益减损所产生的经济量化与举证责任之困境,《个人信息保护法》应采用知识产权法中广泛适用的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72.
当前,在我国法律体系内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采用了并行模式。并行模式关注于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差异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益维护。这虽然看似诉讼目的明确,符合环境权益救济需求,但其实际忽视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不但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梳理,而且容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裁判。面对并行模式存在的弊端,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强制合并、混合并存、另赋实体请求权、诉讼信托、诉讼担当等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模式,上述模式分别从诉的合并和诉讼实施权融合两个方面对融合方式进行了探讨,但是其中仍存在当事人诉讼选择权忽视、公私益失衡以及责任重复认定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质量,环境公益诉讼的数量日渐增多。基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潜伏性特征以及环境侵害发生的阶段性机理,环境诉讼中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叉使得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成为应然趋势。在尊重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追求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以具备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作为枢纽,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构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新融合模式,将有利于诉讼目的实现。新融合模式强调发挥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效能,争取将同一事实产生的公私益诉求在同一时段提出,并依据诉的合并将两者合并审理,继而,在进行责任认定时,关注公私益交融之处,实现责任公平分配。新融合模式尊重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避免了责任的重复认定,节约诉讼资源的同时提升了诉讼效率,不失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理想选择。当然,该模式尚处于理论初探阶段,要想真正具备实践性还需要在自诉讼制度、监督机制以及协作配合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构想,从而为环境诉讼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难点问题。以山东省代村为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构了新型村集体经济异质行动者网络转译过程,剖析了村集体经济推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发现: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过程,是以乡村政治精英领导的村“两委”班子为关键人类行动者和土地、房屋等非人类行动者,通过行政征召、专家征召、文化征召等方式推动行动者网络形成与发展,并不断破解村民的异议与矛盾,从而达成利益联盟,构建稳定行动者网络的动态发展过程。以村民利益为核心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村干部说服性治理工作逻辑在矛盾化解、争取村民信任与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推动了村内民生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公平利益分配、文化权益保障等方式实现了村民物质富裕与精神文化富有。  相似文献   
74.
基于非理性行为的羊群效应分析:一个简单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序贯交易的框架内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的非理性交易行为怎样引起交易者之间的羊群行为。研究结论表明:若证券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完全理性且风险中性,则市场上不会出现羊群交易行为;相反,即便在一维不确定性下,交易者的非理性交易行为可能引起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以251家新三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对政府、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员工、客户、社会大众负责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投资企业的PE个数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企业对供应商负责、PE总投资额与盈利能力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利益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范畴,实现公共利益是教育政策制定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包括利益主体分析、利益需求分析、利益实现方式分析以及利益结果分析四个方面。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择校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导致的,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根本原因。择校代表了一种个人的基本权利,体现的是个人利益。通过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是治理择校问题、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通过文献统计初步得到频数较高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资料,然后从人力资源经理角色、工作职责、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的对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建立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8.
实现人民利益有利于执政党的长期执政,而能否实现好人民利益,又要依靠党的执政,依靠党的实现人民利益能力的不断提升。从人民利益实现过程分析,党实现人民利益的能力主要包涵人民利益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反馈能力。现阶段执政党要提高实现人民利益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不断开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9.
This article examines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s new activists in social movements. Taiwanese women – many of them housewives – joined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 large-scale protest against a trade pact with China, and a related anti-nuclear movement in 2014.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how new women activists’ everyday political practices mutually construc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in the Taiwanese context. By ‘making private public’, these new activists use discourses of citizenship and maternalism to connect politics to social issues and daily life. Public participation makes these women feel empowered, and their daily actions transform politics from a set of formal, institutionalized practices to a practical fact of everyday life. This research also challenges the reproduction of a rigid private/public division in previous feminist scholarship that regards family and childcare as a separate realm that hinders women’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 marked break from past accounts, these women don’t separate their caring responsibilities from their political actions. By focusing on new activists’ political action in and through their family and childcare, this research calls into question scholarly discussions that view maternalism primarily as a public discourse for mobilizing women or a visual strategy for collective protest. By considering the disruptive potential of all acts of mothering, this study paints a more complex and nuanced picture of women and mothers as protesters and reveals how activist women’s actions in the family and private social networks can be a central part of maternalist strategies’ radical potential.  相似文献   
80.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搜查的时间未作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夜间搜查频繁出现。夜间搜查很容易侵犯被搜查人和与其同住的人的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给其造成伤害,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发生了因夜间搜查而把人吓病的案例。因此,我国在再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规定禁止夜间搜查。当然,在保护公民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的同时,也要兼顾打击犯罪的需要,法律可以设置一些禁止夜间搜查的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