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0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管理学   142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1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18篇
丛书文集   2136篇
理论方法论   925篇
综合类   12044篇
社会学   1604篇
统计学   223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1865篇
  2012年   1246篇
  2011年   1359篇
  2010年   1046篇
  2009年   1108篇
  2008年   1205篇
  2007年   1361篇
  2006年   1204篇
  2005年   1213篇
  2004年   1138篇
  2003年   1046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本文认为批判理论在阿多诺这里体现为一种特殊的形态,他着意于一种批判性的辩证态度而显出其理论上的否定性特色。具体体现为《启蒙辩证法》中的社会批判和《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哲学批判,前者是对总体性社会的否定性辩证,后者是对传统体系哲学的否定性辩证。这种对总体性社会及其体系哲学的批判形成阿多诺独特的思辨方式,呈现为一种非总体的“星丛”模式。  相似文献   
992.
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介绍西方社会思潮成为必然,但教师将其切入课堂时存在随意性、简化性、教条性以及乏味性等不足,借鉴美国教师介绍政治思潮的做法,本文提出了增强其切入课堂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博弈论视角下的个体道德行为形成过程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象知行不一是我们在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引入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进行量化分析,从理性人的角度说明知行不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恰当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与德育所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相配合,制度在理性个体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日本新司法考试制度是从过去靠"分数"选拔机制向通过"配套程序"选拔新的司法人才培养制度转换的一种新举措。它以法科大学院受到充实的教育以及严格的成绩评价和毕业认定为前提、以法科大学院的教育内容为基础而实施考试。它旨在通过司法考试和经过司法培训,确保法科大学院毕业生拥有法律道德素质以及思考力、分析力、辩论等能力。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对治理理论中治理的概念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作了相应梳理,并对治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做出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6.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systematic procedure for computing probabilities of operator action failure in the 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CREAM).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quantification is a previously introduced fuzzy version of the CREAM paradigm that is here further extended to account for: (1) the ambiguity in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action is performed (common performance conditions, CPCs) and (2) the fact that the effects of such conditions on human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may not all be equal.  相似文献   
997.
我国船舶工业产业波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自身发展产生的推动力,还体现在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上下游产业的广泛联系所产生的产业波及效应.运用投入产出法,根据我国投入产出表,通过我国船舶工业产业关联面、产业关联度、影响力系数、感应度以及生产诱发系数等指标,系统分析船舶工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结果表明:船舶工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而紧密的关联,对相关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理性选择理论的演变与法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法经济学理论基石的理性选择理论,其形成和演变在于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以及不断修正这一基本假设。博弈论承认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突破了信息完全和市场充分的假设,将信息成本和对策成本纳入到了理性选择的影响因素中,扩大了理性选择理论的适用范围。而行为法经济学从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自利这一崭新的角度,弥补了理性选择理论的不足,揭开了法经济学的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翻译文论是经由语言载体转换而从一种社会空间进入另一社会空间的文学理论及其语际实践形式.它与空间诗学的理论方法策应互动,逐渐凸显为一个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合法性领域,并以其居间性品格和多元系统本质而对当前的西方文论研究有所补正.翻译文论作为文论话语的语际实践形式,发挥着调解、商讨和交换的批评工程功能.对它的研究是文论话语再语境化和文学研究横向超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By origin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soc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uman experience, Georg Simmel and Erving Goffman have shifted social phenomena at the edge of awareness to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and have legitimated their study for contemporary sociologists. Both Simmel and Goffman describe these subtle social phenomena by distinguishing their perceptual boundaries and crossover elements, pointing out their common features when their statuses differ, and reversing their traditional location in means-end and cause-effect chains. But Durkheim's influence on Goffman's basic conceptions of interactio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differentiated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social phenomena from Simmel's. Moreover, Simmel's and Goffman's explanations of these social phenomena evolv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revealing the antithetical goals toward which spiritual transcendental Simmelians and cynical reductive Goffmanians would lead soci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