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6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656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2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While union density in the public sector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decades, private sector union density in the U.S. has declined steadily since the mid-1950s. Scholars have evoked a variety of explanations to account for the decline in union membership, but substantially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union organizing process as governed by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NLRB).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wo aspects of this process: union organizing effort (the effort to establish union representation elections to organize non-unionized workers) and union organizing success (success in winning union representation elections). Using annual time series data for the U.S. from 1948 to 2004, we show that there has been a long-term decline in both union organizing effort and union organizing success, which likely contributes to declining union density. We focus on thre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changes: the political–legal environment for unions,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employer opposition to unionization efforts. We find that each of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s to organizing effort and success and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for future mobiliz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52.
采用统计与规则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兼语结构的机器探测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用于自动探测兼语的"兼语候选项特征"与"支持度"的概念,同时设计出了相应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用Visual C++编译出了相应的"现代汉语兼语结构机器探测软件"。通过对200万字的《人民日报》1998年1月语料进行机器探测试验和测试,发现:对于现...  相似文献   
53.
叙述了模式S应答信号处理的特点,包括模式S应答信号的格式和相关的目标报头检测算法、置信度判定算法以及检错纠错算法等处理算法。介绍了报头检测算法,包括视频预处理、沿提取、报头脉冲检测、参考功率值计算、交叠测试、功率一致性测试、DF验证和再触发等处理步骤。给出了报头检测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采用Verilog HDL语言完成了所有功能模块的设计,并进行了电路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合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有效报头脉冲。  相似文献   
54.
通过建立利益分配的委托—代理模型,对退耕还林工程中期阶段的补贴方式与努力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演并证明了地方政府与农户偏好分成式补贴方式,主体在合作生产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生态物品效用系数对于最优努力有正向影响。研究证明:在退耕还林中期阶段,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户的最优努力与各自的重要程度正相关,分成补贴方式可以提前最优努力到达的时间。在退耕还林中期阶段,分成补贴较之于一次性定额补贴,中央政府的最优努力不受影响,而地方政府与农户的最优努力均增加了。由此可知,政府应建立活立木市场、推行生态购买、加强生态环境宣传等公共政策,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55.
本文使用新一代的高速信号处理片TMS32010设计出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AE)系统。在收敛性能、处理速度、小型化、使用灵活性及成本费用诸方面均优于或等于用模拟电路、专用数字电路及一般16位微机制成的AE系统。文中叙述了TMS32010 AE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设计和硬、软件设计方法,结构框图,设计时需注意的各种问题以及试验結果。通过实验证明,系统是成功的,其性能与理论分析相符。本文所述方法除可用于LMS算法的AE设计外,也可用于其它AE算法的设计,且若适当改变程序及少量输出接口硬件,尚可用于其它数字信号处理,如调制解调、谱估计及声音控制等。  相似文献   
56.
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基础,循着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思路,价值的简单形态必然要向经济现实逼近,即价值要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而转换过程中两个总计方程是否相等,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所在。它既解决了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之间的矛盾,也说明了产品价值以生产价格形式在全社会形成的分配关系。因此,研究转形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马克思对转形问题的阐述细化为若干利润平均化周期,并通过对平均利润率的分析,指出由于部分剩余价值没有参加利润平均化过程,所以出现了剩余价值总额不等于利润总额的现象,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的真实存在,也不与劳动价值论矛盾。  相似文献   
57.
在涪江灰棕冲积潮田上,测定了每公顷施氮素0,75,150和225kg对小麦绵阳403、绵阳11号和京771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供给量对产量的影响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参数分析显示,达最大产量(Ymax)时的施氮量,绵阳403为187.3kg/hm2,绵阳11号为161.1kg/hm2,京771为177.2kg/hm2,绵阳11号需氮量最小,绵阳403为最大。以二次项(bx2)系数作为判定过量氮导致减产的测度,其系数依次为-0.284,-0.358和-0.077;以绵阳11号对过量氮反应最敏感。供氮对营养品质的影响品种间差异较大:绵阳403除谷蛋白外,其余7项蛋白组分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绵阳11号清蛋白、球蛋白、赖氨酸与施氮无显著相关,其余5项蛋白组分呈显著正相关。京771除蛋白氮、谷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未达显著。供氮对加工品质的影响为:绵阳403和京771的沉淀值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绵阳403和绵阳11号的烘焙体积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基本操作过程,提出并应用了提高测量图像质量的具体措施.运用该方法测量、处理并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圆管外和三肋片管外冰层轮廓变化图像.运用这些图像,可以定量地研究在自然对流条件下,矩形空间内管外冰层轮廓和冰层断面积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是确定固液相变界面轮廓的一种较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企业深层次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对外投资企业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外投资项目少,加工贸易发展不完善,投资方式单一,农业对外投资规模小,开展对外投资的政策不健全等。进一步探讨河北省企业在新形势下开展对外投资的对策,从而提升河北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