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55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5篇
丛书文集   255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1760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俄汉礼节语言的民族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在汉文化中,独特的中华传统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礼节语言体系。在俄文化中,礼节语言明显带有简单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同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民族识别工作中以客观的民族文化特征作为民族分类的主要依据,导致了人们对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差异性的强调,最终导致了"文化族别化"。"文化族别化"不能解释不同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又将地域性的文化转化为具有明确民族归属的民族文化。对"文化族别化"这种社会认识面临的困境展开讨论和反思,有利于申明民族之间存在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客观联系。更为重要的是,承认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比刻意地强调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3.
论民族视角的经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把民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或民族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民族认同的文化特质构成民族概念的内在规定,并呈现为民族经济生活自然差异和文化差异二重性。把握民族经济生活差异二重性是建构学科理论框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2001-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灰色关联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单指标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降低;宏观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10多年来未发生明显改变;历史发展基础、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经济效益格局演化的内部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政策是其外部推手.  相似文献   
65.
文章旨在探讨说话人在使用现代汉语语气词表达主观意义时的主体差异。研究表明:表达主观意义的语言手段多种多样,说话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需对其进行选择,这种语言选择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和话语功能的影响。文章尝试以语言主观性为理论基础, 建立现代汉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分析模式,然后对《雷雨》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主体差异进行了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66.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丧葬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最后处置仪式和对生命体死亡超越的一种寄托。中西方传统丧葬在举办主体及程序、墓地选址及建设、丧葬基调、丧葬用具等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外文化的不同。受中国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方文化在华传播的影响,中国现代丧葬仪式开始呈现出程序化、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摒弃封建迷信的同时,中国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文化最强音。  相似文献   
67.
68.
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39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命历程进行分析,发现其成长轨迹呈现出折勾型、倒梯型、V字型、阶梯型以及N字型五种类型,并且不同来源、不同世代的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究其原因,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发展的动力支撑显得不足;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政府扶持与引领作用有待继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并未得到恰当的把握;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相关利益主体分布比较广泛。针对以上情况,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策略:强化政府主导力量,增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吸引力;吸收年轻优秀群体,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新生力量;重视人地实际需求,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时机。  相似文献   
69.
保险素养、收入差异与农民商业保险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了农民在“医、养、住、行”等方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之对应的各类保险保障需求也随之涌现。对保险素养影响农民商业保险参与的机理进行了阐释,并使用陕西省56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保险素养对农民商业保险参与选择的影响,以及农民个人收入差异对保险素养影响其商业保险参与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保险素养会显著促使农民商业保险参与概率增加3.1%。此外,个人经济收入差异对保险素养促进农民商业保险参与并未发挥出调节作用,即提升个人收入水平并不会增强保险素养对农民商业保险参与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提高农民保险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符合农民诉求的保险产品等措施促进农民商业保险消费,进而促进商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歧义容忍度对外语语言水平和外语阅读成绩的影响,对高、低歧义容忍度组在外语语言水平和外语阅读成绩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歧义容忍度直接影响外语语言水平和外语阅读成绩,还通过外语语言水平间接影响外语阅读成绩;高、低歧义容忍度纽的学生在外语语言水平和外语阅读成绩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