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1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37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93篇
丛书文集   1279篇
理论方法论   605篇
综合类   7241篇
社会学   846篇
统计学   8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741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公共物品公共性的变化及其有效提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一端为公共物品 ,一端为私人物品的物品序列中 ,同一物品的相对位置会因为排他性技术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不确定性 ,导致物品公共性的不断变化。这种位置变化决定了对于公共物品提供者的选择 ,改变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传统观点。据此 ,公共物品提供的理论基础应是公共物品提供的经济发展观 :依据公共物品在不同阶段特性的改变选择不同的提供者。这就为非政府组织、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准备了条件。在中国城市大力引进非政府组织提供城市各种公共物品的同时 ,广大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在现阶段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振兴中华的出路在于推翻封建王朝,提出了唤起广大民众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的为革命而办报刊的新闻传播思想,这促使中华民族近代新闻传播思想出现初期革命性转变。这次转变以为革命办报刊的宗旨,把报刊当作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和积极反映民意、影响和指导舆论为显著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一富有革命性的新闻传播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改良派的新闻传播思想理论,自然取代了改良派的新闻传播思想而成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流新闻传播思想,同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胜利发展,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平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能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基础性保障。中国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关乎民生等基础公共性领域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与政府回应机制,以及以政府为核心、多元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4.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法制基础十分完善。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点是整个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有法可依。了解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财政法制建设的经验,对于研究构筑我国公共财政法律体系框架的思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5.
缔约利益是指缔约磋商当事人在合同缔结过程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利益,其具有实存性、绝对性的特点。当缔约利益受到第三人侵害时,利益主体也会产生“利益复位”的诉求。大陆法系既有的理论与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的问题。《美国侵权法》重述第37章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未来的《侵权责任法》应当建立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制度。  相似文献   
106.
李衍玲 《东方论坛》2008,(5):116-120
公共权益避让是现代司法的重要理念,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涉及到公共权益的避让问题。公共权益的合理避让会促成社会诸权益的关系和谐,达到司法保护的平衡,进而实现社会民主与公正。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公共权益的避让应注意遵循长远平衡、定时平衡和弱势保护的原则,以达到公共权益避让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治理模式的转型与实现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难的根源在于传统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框架进行流程再造,即构建一个包括市民、社团、摊贩、社区、城管、政府6种力量为一体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以促进摊贩经济、城市市容与百姓生活之间的相容和和谐。  相似文献   
108.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对国家的经济主权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必须适应这种历史潮流,科学认识与理性应对,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9.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一直被视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并且正在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领域.而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经常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从而使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公共政策主体的自利性和公共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公共政策目标的虚无性和公共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和公共性之间的冲突问题以及公共政策价值中效率和公平的两难选择问题.科学梳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公共性困境,有助于加快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0.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还通过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定义和比较,进一步开展对“理想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