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58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李贽对晚明戏曲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其“童心说”开情性论的先声,“化工说”为本色论的基础,“泄愤说”使传统的发愤说发生质变,推动了人文主义创作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维吾尔现代戏剧在20世纪30~40年代曾经出现过繁荣的局面。除了外部因素促使它发展,戏剧本身发展 的内在因素起到更为关键作用。这就是戏剧构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在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维吾尔戏剧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3.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是一种全新的反传统先锋剧种。当时它并不为人所接收和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戏剧已经进入世界现代文学经典的殿堂。本文从语言、情节及人物刻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荒诞派戏剧的一些明显特点,分析了这种戏剧产生的社会原因、时代背景及其作为"反戏剧"与传统戏剧的显著差异,以及它用变形的审美手段所反映的二战后西方社会的凋零和荒芜。  相似文献   
94.
莱辛和李渔虽然在艺术实践的文化层面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作为德国和中国的戏剧美学思想家,他们对于各自的戏剧美学传统做了深入剖析和思考,在此基础上,莱辛和李渔创立了各自的戏剧美学体系,对于古典戏剧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分析和探讨两位.艺术家的美学思想、艺术特质,对于丰富和发展戏剧美学的艺术传承和实践诸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5.
哈罗德.品特是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用特有的、破碎平凡的品特式戏剧语言成功地使戏剧回归到它的基本元素,展现了封闭空间中人物间不可知的对话,发现了在日常闲聊下的深刻,揭示了荒诞生活中异化的现代心理,并为戏剧的语言革新开辟了先河。  相似文献   
96.
不少古代爱情戏张扬了女人的性欲,而已有的文学研究中却常常忽视古代妇女的身体生理状况。古代医学文献有“花癫”的记载和对女人生理状况的分析。文学与历史互相印证传统文化中非人性的冰冷。性梦和离魂这些个体经历折射出古代妇女总体生存形态中某些长期被漠视的性状况。爱情文学研究可吸收科学研究方法,对女性性欲给予理性解剖。  相似文献   
97.
李春祥先生撰写了我国新时期"第一本元杂剧史"--<元杂剧史稿>,对元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在新时期的元曲研究界开风气之先;他提出并论证了"<录鬼簿>才是戏剧史领域里的开山之作",将我国戏曲史中有关这门学科建设的时间提早了600年;他对元代包公戏、元杂剧地域范畴的研究及元人散曲的研究多有见地;他对元杂剧"全面的、多角度的,也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98.
Interagency training in child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aging professionals in a common approach to their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for safeguarding children. Training is a key method for empowering professionals to carry out their complex role in child protection with appropriate knowledge,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 Buckinghamshire,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volving actors has met with some success as part of the interagency child protection training programme. The following paper proposes the argument for using actors, describes how this is done and evaluates its effectiveness for participants, trainers and acto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method has ample rewards if properly planned, particularly for practitioners in lessons for practice. A close working relationship must be developed between actors and trainers. Scenarios that seem real can be portrayed and skills can then be practised in the knowledge that no one is really being harmed but valuable lessons for real‐life situations can be learned. A central aspect is learning together in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away from a blame culture.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
从演出酬劳的角度考察明清堂会演剧的形态,是全面呈现堂会演剧风貌的一个可资参照的侧面明清堂会演剧酬劳主要由戏钱和赏封构成,酬劳的获得与演员技巧、戏班声誉等相关,更与堂会观众的心情与好相联系。堂会观剧者对戏曲的利用原则与利用方式,既促成了堂会演剧特有的俗规,使堂会演剧成为戏曲演史上独具特色的形式,同时,堂会观众艺术欣赏之外的其他功利原则也束缚和影响了戏曲发展。堂会演剧中,钱的涨扬与赏封的获得方式从一个侧面鲜明呈现出戏曲在古代社会存在的情形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陈大悲是中国现代戏剧界集演员、导演、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于一身的人物。他对中国现代戏剧最大的贡献是其对戏剧艺术和戏剧理论的研究态度,他一方面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做一些普及戏剧常识的工作;一方面彻底批判旧戏、文明戏,为倡导爱美的戏剧理论扫清道路。陈大悲的《爱美的戏剧》是第一部关于研究戏剧艺术的书,填补了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专著的空白。在该专著里,陈大悲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剧本、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系列理论,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