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校的人才人事工作,既要从时域的纵向上联系学校、社会的发展变化看不同阶段人才人事工作的特征和变化;又要从当代大学的使命上认识人才人事工作的深刻内涵和发展理念。因此,人才人事工作必须密切关注和配合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变化,适应时代进步的特征和需求;人事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应该是成为办事有心、处事有度、待人有情、通达全局、思考缜密的科学管理者;人才人事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应该是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民族的价值诉求都具有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在中西方大学校训中亦如此。中西方大学校训既有共同性的价值诉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揭示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对于推进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充分借鉴西方大学校训的优点,以加强我国的校训文化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某些大师对张爱玲《金锁记》的推崇,使得文学史对张爱玲作品风格的书写,出现了一些误导。当大家把《金锁记》当作张爱玲的代表作时,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背离了张爱玲创作的自觉追求。从《金锁记》到《怨女》,这样的改写,正是张爱玲对自己创作的自觉追求的重申。  相似文献   
14.
初期白话新诗运动的兴起与新诗的倡导者、尝试者们的求真精神密切相关。"求真"精神就是在创作中融入诗人自身真实的人生体验,在诗歌中注入时代精神。求真精神是初期白话新诗运动的重要动力和艺术追求之一。理解了这一点,能较客观地分析白话新诗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把握白话新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联系以及正确地看待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秀水派     
秀水派受乾嘉文化精神的影响,有着自觉的创变意识。通过辨析秀水诗人的科举仕履、学术水平、人格个性,可以窥测其"期于立言"与"游离仕途"的文化心态,从而摒弃成见,进一步体认形成秀水诗派创作内容与诗艺追求特点的内在原因,把握其独至之处,进而获得对秀水派比较中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提升公民教育素质的根本。通过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实质、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的研究,对当代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建构,使公民教育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公共精神、新文化精神和理性精神。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它的实现需要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土壤以及民众的公民意识;新文化精神是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起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主体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精神以及德性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选择。进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为公民教育寻求合理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赵俪生先生年轻上大学时便崇信了马列主义,参加过共产党领导下的“12·9”爱国学生运动和抗日游击战争;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活跃分子。中晚年,先生转入了史学和哲学研究。赵先生还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杰出教师,与某些重科研轻教学的学人不同,他历来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学术生命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方法、效果和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辉煌的和有口皆碑的。  相似文献   
18.
法所追求的价值归纳起来有三个:正义、权利、责任。这三个方面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都根源于人的道德性,都是人对法的一种道德感受。正义是从整体上对法的人生根本意义的一种感受,权利是从个体上对法的人生自由意义的一种感受,责任是对法的人的社会性价值的一种强调和对个体过分独立性的一种合理的道德限制,因而它们互相依赖、相辅相成,是法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也可以说是“法”价值的“三位一体”。它们的存在使法的内容丰富多彩,使法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正当性、权威性。因此,我们对法的理解上必须兼顾,不可偏一。有必要在引证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就“法”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凡·高是十九世纪荷兰的艺术大师,其艺术风貌独特、成就卓著,但其人其画都过于传奇而歧义颇多。他写给亲人的信件为我们留下了深刻认识他的人生、他的艺术、他的作品的唯一的和最重要的材料,本文以分类梳理的方法研究他的书信,给凡·高及凡·高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真善美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想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真善美的追求,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人类政治生活既要遵循真的尺度,同时也必须遵循善的和美的尺度。因而,人类理性在政治生活领域同样适用,人们的政治活动是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政治文明,与以往一切政治文明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本身内涵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不过,这种统一在目前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要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这个政治文明发展的理想境界,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