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68篇
民族学   84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375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2607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长江三角洲新一轮的沿江开发中,镇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制定科学的沿江开发规划,实施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战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沿江产业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2.
高校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聚集和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社会文明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费投入等手段,充分发挥其职能,是21世纪高校自身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原因 ,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尽快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4.
汤显祖的《邯郸记》加强了世俗内容和文人自身命运的体验,以及地域色彩的渲染,因而成为一部跨越时空依然余香缭绕的珍品。  相似文献   
45.
贵州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贵州省投入产出表为依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探讨,为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经济学意义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6.
论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而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即区域经济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影响力,则是因为它无处不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8.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前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总量规模和结构协调两个方面对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可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发展中的定位,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新国际分工模式下形成新的格局与特点,强调指出,创新性的发展新格局思维、构建参与区域分工的合格主体以及在多边体系下娴熟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技巧的运用,必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市县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该经济区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县域差异,同时发现该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呈"三足鼎立"的均衡格局,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四大策略:结构趋异、产业集群、人口聚集和商贸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