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8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11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704篇
理论方法论   318篇
综合类   5174篇
社会学   256篇
统计学   1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影响力,则是因为它无处不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2.
美国对华贸易虽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际政治需要和国内的集团利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宏观上对中美经贸关系拓展战略性思维,加强开展商务外交,构建和谐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从微观上,完善政府的商务职能,加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多方面促使中美贸易朝正常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通过产业内贸易理论和重叠需求理论说明中、朝、韩三国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朝鲜半岛民族统一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增长的朝韩贸易可能对中朝和中韩贸易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对韩、对朝的部分贸易领域中必须引起的高度重视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前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总量规模和结构协调两个方面对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可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发展中的定位,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新国际分工模式下形成新的格局与特点,强调指出,创新性的发展新格局思维、构建参与区域分工的合格主体以及在多边体系下娴熟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技巧的运用,必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试述高校工会的维权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院校改革过程中,协调劳动关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那么怎样维权,其途径是什么?这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市县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该经济区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县域差异,同时发现该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呈"三足鼎立"的均衡格局,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四大策略:结构趋异、产业集群、人口聚集和商贸拓展。  相似文献   
108.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引起了反全球化浪潮。本文探讨了反全球化的根源和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9.
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化的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长株潭一体化的历程和长株潭发展区域物流的条件 ,分析了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化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对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和区域物流产业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化过程也大大加快,但是城乡发展、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城市之间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协调的因素,顾此失彼的现象较为突出,需要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