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82篇
  免费   1133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管理学   77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2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02篇
丛书文集   2616篇
理论方法论   962篇
综合类   16880篇
社会学   1217篇
统计学   16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1265篇
  2013年   1346篇
  2012年   1348篇
  2011年   1662篇
  2010年   1453篇
  2009年   1412篇
  2008年   1410篇
  2007年   1640篇
  2006年   1700篇
  2005年   1465篇
  2004年   1288篇
  2003年   1230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澄清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新近的债权论者提出了系统的论述,试图说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债权.然而,农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因为其受发包人的限制,或者不具有可自主转让性,或者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而失其物权性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而非请求权.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试图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透视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全面探讨现行的乡村权力结构与村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系,建议扩大农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993.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是罪刑法定主义在我国刑法中最完整的体现,同时它也是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中确立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它废除了沿用18年之久的类推制度。这对于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完善民主与法制,开辟刑法发展的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的城乡差距已经到达一个令人不安的水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分布的特点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在城乡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但不适当的制度和政策同样是重要原因,而且更值得我们去审视和检讨。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重点突破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民向非农领域的就业转移,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缩小以致最终消除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995.
丘陵农区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呈现的"三农"问题有其特殊性.如何解决丘陵农区的"三农"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以武胜县这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县为例,对丘陵农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逗硬执行政策、为民办理实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6.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着手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更加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三农"问题依然存在."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结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体制上着手,进行包括劳动力自主流动、土地有序流动以及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等方面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9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目前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此情况下,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好这个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98.
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 ,关键是为其确立一个总体性方法论。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 ,目前理论界对人学研究所陷入的困境 ,关键在于没有或没能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 ,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 ,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 ,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 ,由之才能建构真正传达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999.
经济实践是人的本质的表征形式。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实践。人的本质的多重性 ,如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意识本质等 ,不仅导致了人类经济实践的矛盾 ,也影响着人类对经济实践的理解。对人本质的理解与对经济实践的把握是一致的 ,实践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方法之上。我们对历史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实践的理解与把握 ,以及对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实践的认识和发展方向的展望 ,都必须以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00.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notion of 'addictive consumption', conceived as a set of discourses that are embedded within wider socio-historical processes of governance and control. It examines the discursive convergenc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practices of consumption and notions of addiction, which it notes are consistently re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oppositional categories of self-control vs. compulsion and freedom vs. determinism. These interrelations are explor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tions of addiction, and their relation to shifting configurations of identity, subjectivity and governance. Finally, it suggests that the notion of 'addiction' has particular valence in advanced liberal societies, where an unprecedented emphasis on the values of freedom, autonomy and choice not only encourage the conditions for its proliferation into ever wider areas of social life, but also reveal deep tensions within the ideology of consumerism itse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