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8篇
  免费   1198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65篇
丛书文集   914篇
理论方法论   884篇
综合类   7062篇
社会学   1172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820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681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肇始于八十年代初村民自治兴起的我国乡村政治文明建设,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在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的缺憾与村民民主意识的淡漠。因此,必须从完善乡村政治制度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入手,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属于国有金融那部分除外)、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应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建立农村民间金触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33.
同样是对于建国后中国农村生活的表现,同样是陕西本土作家,但柳青的《创业史》却与杨争光的《从两个蛋开始》有着明显的区别:《创业史》的根本特征是日常生活的政治化,而《从两个蛋开始》的根本特征却是政治的日常生活化。  相似文献   
34.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政府应从城乡两个方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即建立与土地流转制度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市场、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集中使用农业补贴和以土地换保险等制度。为确保土地流转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镇政府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双赢,政府应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35.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民社会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按其居住地和从事职业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在乡在土型、在乡离土型、离乡离土型、离乡在土型四种类型。在乡在土型农民工既在家乡附近的企业打工,又经营土地,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在乡离土型农民工在家乡附近的企业里打工,不再经营土地,完全把打工收入作为经济来源;离乡离土型农民工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完全和先前的承包地脱离关系,打工收入为其经济来源;离乡在土型农民工虽然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但家庭承包地仍然经营着,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文章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研究农民工,认识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36.
在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值得关注。对此问题,众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是就现象而论。这里则从产业结构升级与相应的人力资源素质关系分析出发,认为"民工荒"是民工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适应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民工双重身份所衍生的诸多问题,对此背后之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就"民工荒"现象带来的警示进行了揭释。  相似文献   
37.
一、农村水利与新农村建设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以饮水安全、灌溉排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和农村水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水利正是为这一总体目标服务的,其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  相似文献   
38.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都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了政府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承担的主导作用、监管职责、统筹规划职能、扶持职责和法律保障职责。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依据村民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将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心理倾向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动员式心理模式、依附式心理模式、自觉式心理模式和热衷式心理模式,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每一种心理倾向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村民行为的理性做了一定的剖析,结论认为村民心理倾向均是一定理性层次的体现。  相似文献   
40.
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主题。作为生态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乡村旅游正顺应了现代旅游的这一需求 ,并迅速走俏国内外。本文从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及其开发意义入手 ,分析了我国这类特种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就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