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99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现象学语境下的空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客观空间,它不是"位置的空间性",而是"处境的空间性"。现象身体对人的空间性存在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它建构方向、确定位置、扩展空间,因而决定了现象空间的三种典型表现形式:定向的身体空间,定位的身体空间以及扩展的身体空间。通过对现象空间的分析,以下三点成为了理解现象空间的重要维度:进入现象空间入口的"身体",通向现象空间桥梁的"知觉"以及感受现象空间扭结的"体验"。  相似文献   
52.
本文运用文化图式理论来跨学科地对农民城市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进行分析。认为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从根本上来说,是两种异质文化的文化图式冲突所导致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在城市中会积极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认知、学习及经验习得过程,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文化图式,通过自身文化图式的重构来克服这种文化冲突,从而真正完成其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3.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环境法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土地环境法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环境法院学习和研究的先例。经过三十几年的实践,其土地环境法院的各项制度都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如综合性管辖权、替代纠纷解决机制、法院专家制度等。目前,我国虽有环境审判庭出现,但远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土地环境法院为例,介绍该法院的设立背景、相关制度和经验,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庭今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4.
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中,对交际意图的识别就是对言语意义的理解。交际中称谓语的使用过程就是称谓者(说话人)与被称谓者(受众或读者)通过关联图式的打破或激活方式来相互认知的过程。这就是关联理论框架下称谓语的认知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来讨论汉字及其复合构词。论文首先讨论了意象如何是主观想象活动对认知信息进行加工的产物,意象图式是语义概念范畴里重要的成分。论文然后分析汉字由形义符和声义符构造的隐喻意象图式特性,以及范畴意象图式所揭示在单字词原型意义(本源义)。论文最后讨论汉语复合词的特点以及与范畴复合的映射,在此基础上讨论汉语复合词的词核构造里的广义形态,以及广义形态里的语义句法关系。  相似文献   
56.
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阅读既是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受图式理论的启发,作者提出了二点具体的教学策略,建议高校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图式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57.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语“过”的基本语义结构进行形象的图示 ,对其基本引申用法做出统一的解释 ,并着重阐明、辨析表完结的体助词“过1 ”和表经历的体助词“过2 ”的意义和用法 ,指出对二者进行区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8.
言语精确描写段落实质上是知识草案结构偏底层通过语言线性化的结果。使用言语精确描写段落 ,可达到作者欲表达的文体要求。文章旨在探讨言语精确描写段落的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59.
从英汉习语看动物名称的隐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本从习语中动物名词的隐喻义出发,探讨它们在英汉语言中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以便掌握它们各自的隐喻观,更好的进行跨化交流。  相似文献   
60.
传统的观点认为,二语阅读应把重点放在所要阅读文章的语言方面,而不是读者身上。但是按照图式理论,对文章的理解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所读文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旨在探究在阅读过程中背景知识的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对三组受试者的影响之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