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78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清代的监察制度作为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制衡器。监察制度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都具有浓厚的历史传承性和特定的时代性,并在整个国家生活中有不断强化的趋势。它的推行,为保障整个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起了较大的作用,成为整个国家政治领域的一件大事。其体制的某些环节,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作为上古楚人的官书,楚金文的出现是楚人以自己地域文化的审美眼光对宗周金文进行“楚化”的结果。金文的“楚化”不仅表现在用笔、结体及构字法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楚人对大篆字体的变形、草化和装饰美化方面。“楚化”使金文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装饰性、抒情性等特点,也强化了书法的书写意趣和笔致韵味,极大地丰富了金文的表现形态和审美趣味,为汉字走上艺术化道路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3.
作为创作个体,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人格独特性,但从职业活动的场暗示效应来看,中国山水画的认知风格、“经营位置”的构图方式和色彩的运用及其美学追求等,必会使其创作者的人格活动显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长期与山水自然为伍以及山水艺术美的创造活动又会使山水画家的人格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采用问卷测量法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炼概括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的部分重要特质,它们是隐、静、真、逸和神。  相似文献   
114.
对“媒”产生、发展的历史考察分析认为 ,“媒”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担任婚姻中介人这一主要职能之外 ,还在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展现出一幅极具民俗风味和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15.
当我们从政治伦理标准的角度出发 ,将目光凝聚到周代的选拔官吏政策上 ,则不难发现 ,其显然受德的影响。德与选拔官吏政策的结合 ,是周代严格宗法制下 ,有效选拔官吏、使之在政治上获得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明古以鉴今 ,对周代受德影响的选拔官吏政策的探讨 ,对现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6.
孟浩然终生都有着求仕的强烈愿望。他求仕的主要目的是忠明主,孝双亲,济苍生,求显赫以及留名于后世。他求仕所走过的主要途径有终南捷径求仕,科举求仕,干谒求仕,交友求仕和献诗求仕。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孟浩然终其一生也没能进入仕途。  相似文献   
117.
清代天山南部的“燕齐”制度与蒙元时期高昌畏兀儿地区ind jü(引者)制度有历史继承性,有相同之处。“燕齐”制度可从“燕齐地亩”与“燕齐农民”两方面来考察。文章主要探讨了燕齐地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8.
胡宸 《社会》2005,40(4):139-162
明初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是朱元璋在儒家“均平”思想指导下设立的以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为基础的物资征调体制的一部分。然而这套制度反而扩大了不均,并且在现实中运转不畅。为此官员们积极展开改革。在改革中,市场介入下的财政白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升了资源的征调效率,同时将差役量化为货币价值,使“均平”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整。然而,财政白银化只是资源征调制度改革的手段之一,而非目的:首先,市场在被引入资源征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指令需求之下;其次,市场交换的发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始终是在“均平”的观念下展开的。景德镇官窑改革过程反映了传统中国的社会变化是一种建立在长期博弈、妥协与磨合基础上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19.
阿普尔认为课程改革实质上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是各权力团体争取自身知识合法化的角斗场。作为一名有着强烈民主取向的批判理论家,阿普尔猛烈地批判了当前美国右翼势力对教育和课程民主的颠覆,并呼吁每位普通人都要敢于对任何反民主的事物说“不”,同时他还提出对一切改革都要做一种“道德性”和“历史性”的反思,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决定。阿普尔的课程改革思想过于强调课程改革的意识形态性,具有泛政治化倾向。但他追求社会公正、投身教育实践、坚持教育民主的学术品质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0.
This analysis compares patterns of response to the harassment experiences that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respondents to the ‘1988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Survey of Sex Roles in the Active‐Duty Military’ and Form A of the ‘1995 Armed Forces Sexual Harassment Survey’. We analyse the respondents’ perceptions about effectiveness of their responses, and respondents’ opinions about the efforts of senior military leadership, and their own immediate supervisors’ efforts to ‘make honest and reasonable efforts to stop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active‐duty military’ ( DoD, 1988 ; Bastian et al., 1996 ).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the military has been somewhat successful in attempts to lower actual incidence of sexual harassment,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experiencing such uninvited and unwanted behaviours remains high. Similar patterns of responses in both years, with most employing personal solutions and few filing complaints with officials, may reflect the fact that official DoD policy focuses on individual behaviour and does not address the masculine environmental context that promotes such behaviours (see also Harrell and Miller, 1997 ).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the ‘no tolerance’ policies adopted by the military may concentrate on the military image but ignore the wishes of the complainants who fear reprisals. If the rights and wishes of all parties involved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policies are unlikely to be successful (see, for example, Rowe, 199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