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161篇
综合类   784篇
社会学   253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91.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92.
伍尔夫在她的作品《奥兰多》中体现了自己关于传记创作的一些新思想。她打破了传统传记的观念 ,不拘泥于时空的限制 ,抛弃了对主人公生活事实的详细描述 ,戏拟地塑造了一个虚构的人物 ,刻画了他 她复杂的自我个性 ,揭示出掩藏在生活表面之下的人物的丰富内涵 ,表现出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93.
"自我"的问题,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一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透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我观的现象,分析了关于"自我"的理念.提出了"自我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化"倾向,以及"道德化自我"演变成"泛道德化自我"的极端状态的基本历程.同时,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确立正确的"自我观"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即德性与才性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主学习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被应用于各个国家。通过对自主学习特点和自主学习角色转变的分析,从多媒体网络教室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管理方式和评估的方法来设计一种英语自主学习的模式,是一种新的英语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5.
对《米德尔马契》中多萝西娅从胸怀理想的非凡女性沦落到为妻为母的普通角色的生存现实的描写,女权主义评论从艾略特与女主角命运之间的巨大落差中寻找批评的靶实,认为作者对女主角的理想诉求的低调处理没有给女性指更好的出路。这种评论往往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独特的女性意识:艾略特除了把女性"三寸金莲"般的心灵空间和边缘地位归咎于男权的无情压制外,还把矛头直接指向女性群体本身,即对女性自身的弱点与不足进行剖析和展示。女性尴尬的生存现实和女作家成功背后的艰辛与失落,使其在痛楚与无奈中完成对女性命运的反思和理性超越。女性应看清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以求改善境遇,避免盲目地采取激进行动。  相似文献   
96.
以男性为参照系,追求成为一个独立大写的人的"强己"意识,是丁玲创作和做人的重要特点。丁玲的强己意识的形成,既有家庭的影响,也是以当时出色男性为参照、自觉学习的必然结果。丁玲的强己意识在创作中表现为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和对性别角色的反抗,在做人方面表现为以成功男性为榜样,从而靠拢主流文化与亲近政治。丁玲所取得的成就和所经历的磨难,都与这样的做人姿态和文化心态有关。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丁玲的强己意识有着值得充分肯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7.
辛弃疾是位将相全才,志怀高远,渴望建功立业,但他一生沉浮动荡,命运坎坷.辛弃疾其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的人生悲剧是由"归正人"的身份、主和派的阻挠、贪图享乐的文化氛围以及他桀鸶不驯的个性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8.
人才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矫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信息不对称到处存在,往往会引起人才招聘中的逆向选择,甚而会造成整个招聘市场的瘫痪;克服信息不对称的“自动亮相法”“可信传递信号法”“堆积岗位对号入座法”等各类矫正技术,使招聘者不仅象伯乐能识“千里马”,而且还更胜一筹,让“千里马”自己跑出来自动显示“私人信息”。即使对“千里马”也要进行必要的考察,特别是有必要进行“组织文化”的认同,使他真正成为“组织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99.
"自我"概念存在着"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不能妥善解决有可能导致"自我"迷失现象.大学生"自我"迷失现状既存在着不尊重爱惜生命、自毁或攻击他人危害社会的极端案例,但更多的是存在着自卑、孤独、焦虑、抑郁、厌学等一般情况.大学生"自我"冲突的原因在于"自我实现"受干扰,遏障碍与被积极关注的缺失.对策在于要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一致性;发现自我,秉持特立独行;发展自我,满足关注需要;完善自我,实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0.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撷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核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学流派,这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身心和情感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其理论的合理内核值得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学习、借鉴。但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有局限性,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对其加以批判地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