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阐释者意识形态植入阐释目标文本,这是法律英语语义阐释中的重要问题,而法律英语的解释一点加入了阐释主体的意识,法律语义必然会失去其真实内涵。在回顾已有法律英语阐释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法律英语语义阐释是可以避开意识形态问题的,并就阐释方式提出了框架模式。  相似文献   
52.
流行语"XX门"的频繁使用不仅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而且对汉语语言体系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XX门"族词全景式的语言学解读,系统了解其构词特点、句法功能、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及其语法化倾向,为接触语言学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提供更充实的语料。  相似文献   
53.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with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with延伸出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with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该词。  相似文献   
54.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55.
提出了现代汉语中两个程度义词语“死”与“要死”,分析了它们在句法语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共性与差异,并指出“死”与“要死”分别代表了两类程度词语,它们句法语义上的共性与差异基本上也是这两类程度词语的共性与差异,文章还论证了语法化与主观化是“要死”类程度词语的双重固化机制。  相似文献   
56.
语言的正确表达 ,建立在对语言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正确理解语言要对其句法、语义以及歧义句进行仔细分析及慎重处理。遵循基本的言语规范 ,了解社会、文化习俗对语言的影响 ,掌握语言生成规律 ,达到完善表达语言。  相似文献   
57.
针对张博《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一文提出的词义组合同化的演变过渡中赖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补充提出了探讨“组合同化”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即社会的原则与历史的原则。并据此对该文举列的范例进行了考辨,说明其所引范例是难以用来论证“组合同化”说的。  相似文献   
58.
在俄语中动词的地位举足轻重,新的语言研究往往都与动词有着紧密的联系。俄语动词前缀是一种语义复杂的多义性词素,可以纳入多种语义聚合关系之中。针对俄语动词前缀典型的语义特点,可以尝试在语义场的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的角度划分和研究动词前缀的各种语义场,即一组组具有一定共同语义特征的前缀所组成的聚合体。  相似文献   
59.
作为当代语义学的一种新范式,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于1972年由波兰语义学派创始人安娜·威尔兹彼卡提出.国内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2014年,我国学者发表相关论文达五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初步建构起一套独特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研究体系.从NSM的本体研究、与其他语义学理论的比较、语义解释力、批判性评价、应用研究等五个方面回顾了20年来国内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研究的概况,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国外儿童语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儿童语言研究源于儿童心理研究,历经了心理学、语言学双重取向的研究和儿童语言研究的独立学科等过程。期间的研究成果丰富,揭示了儿童语言词汇、语法、语义、语用习得和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