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闻媒体通过记者进行隐性采访 ,有利于保证获取证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有利于新闻宣传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 ,但在法律框架内 ,隐性采访既有空间也有禁区 ,新闻工作者要十分谨慎地把握采访尺度 :一、不经新闻机构的特别批准 ,记者不得自行实施。二、应当遵守《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保密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不得以引诱犯罪为手段 ,不得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三、隐性采访所使用的手段 ,仅限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 ,应遵守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的规定 ,不得以侵害被采访对象的人格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72.
英语面试作为用人单位越来越常用的考核手段,也逐渐受到更多高职毕业生的重视。但在面对英语面试时,由于在校期间英语学习风格不够准确,学习动机不够等原因造成了毕业生的感到语言焦虑。为此应采取"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引用任务型教学形式,结合教材讲课,实现双结合目标等措施改善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以前期做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借助SPSS17.0软件对订购方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分析了订购方式对采访方式及征订书目的影响,以期有利于图书馆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图书供应商和管理系统供应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75.
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扎根理论的抽样、编码和备忘录三个写作环节的论述,以及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运用;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中理论建构的实证研究;以期在中国推进和开展扎根理论实践运用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面试是当今求职的重要环节,不同用人单位面试考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企业面试侧重个性发挥,公务员面试侧重共性发挥,应试者只有在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后,有针对性的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在面试中迎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取得面试的成功。  相似文献   
77.
会话分析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分析各种各样的自然会话语料,揭示出会话结构在不同类型的会话中的不同特征.分析所收集的访谈语料的会话内容,发现不同媒介的访谈的会话结构有各自特征.由此可见,媒介手段对会话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隐性采访与新闻职业道德--兼谈媒体的公信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比较,在一些特殊的报道领域具有优势,近年成为媒体比较喜欢采用的采访手段,但不应该成为媒体哗众取宠和提高收视率的手段。隐性采访的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法律和道德伦理角度质疑它的合理性。本文从隐性采访涉及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入手,探讨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道德自律问题,并且关注隐性采访对媒体公信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9.
自2007年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启动以来,与翻译相关的学术活动日渐频繁,翻译类访谈也日益增多。通过梳理“中国知网”2009至2018年十年间所刊发的翻译类访谈,并按照国籍、民族身份、学术领域等对访谈对象进行归类,指出不同时期访谈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学术严谨性的视角,针对如何合理运用访谈更好地解决翻译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从访谈过程、访谈论文格式、访谈论文著作权等方面规范翻译类访谈研究;2)结合深度质性访谈进行深入的翻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0.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s formative spiritual experiences of thirteen Orthodox Jewish women. The author discusses differences between Orthodox-born women and women returnees to Orthodoxy. From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the data suggests that secure as well as insecure attachment bonds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in religious development for these respondents. The author also argues that spiritual development from a Kabbalistic perspective offers a complementary paradigm from which to evaluate the respondents’ religious development.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with Orthodox women are discussed.
Shoshana Ringel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