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1.
古代西亚的广大地区(现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众多的民族依靠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古西亚艺术设计的高度成就。其成就主要体现在陶器、金银器和染织品的设计和制作方面,是在古代西亚地区休养生息的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气候冲击与海外白银输入是否是导致近代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发生动荡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运用历史计量学方法,对华北平原地区气候冲击、海外白银输入与社会动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海外白银输入对清代的经济社会具有双重影响:从海外输入白银存量、流量来看,它具有扩充市场化与商业化水平,有助于社会稳定的正面作用;但由于白银输入所引发的银铜比价紊乱却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冲击;气候冲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未得到验证,说明导致传统中国走向衰落的因素可能更多地来自经济金融因素,而非直接源自气候冲击。这些结论对理解气候和海外白银两大冲击下的清王朝衰落机制提供了计量经济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从蒙古灭金前后、统一中国北方以及入主中原这三个时间段对元朝金银矿冶的分布与开采进行了时段性研究以及区域性的探讨;蒙古灭金前的金银开采,以开采统治下的西夏与花剌子模等地区的金银矿藏为主,而灭金后则旨在恢复和继承金朝的金银矿产资源;1234年至1278年前后,蒙元帝国在统治的下中原汉地初步建立了金银矿冶管理制度,恢复开采疆域内的金银矿藏,然而此时蒙元的金银开采仍主要依靠云南地区;元统一中国后,统一政权的建立使得国家完善了对中国南北方疆域内金银矿冶的恢复、开发与徵课,并使元朝的金银开采基本上恢复了前朝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针对美国白银收购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要求美国改变这项政策,由此,在美国政府内部引发争论。美国国务院为避免触怒日本,主张美国自行修改白银政策或联合其他国家共同解决;而财政部从反对绥靖日本的角度出发,主张给中国以经济援助,并将其作为政治支持中国的有力工具,最终财政部的意见占了上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罗斯福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考虑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明清小说家以金银变化母题炮制了大量幸运故事,执著地希望通过人为努力发迹变泰,他们对于旧有母题,或进行拓展,或果断摒弃。明清小说中金银变化母题的繁盛,离不开银本位的货币制度。明清小说中金银变化母题的兴盛,体现并密切了神秘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关系,反映了经济需要和神秘想像的刺激,并对审美创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以非变性连续聚丙烯聚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DNA限制性片段,以银染法显色,此方法灵敏度高,lngDNA的条带显色清晰,而且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分析DNA小片段。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不仅花纹种类繁多,而且蕴含着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现代苗族银饰图案内容趋于简化,青睐花草,成为苗族人民审美价值观的主体内容和核心体现。银饰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装饰,还是苗族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在90℃水浴条件下,以PVP为分散剂,用甲酸还原银氨溶液制备银纳米颗粒。紫外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银纳米粒子的生成过程,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在60~70nm之间,而且粒子呈现球形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包括高分子保护还原法、微乳液法、电化学法、光还原法、超声法、模板法等,总结了影响纳米银粒径及形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可控形貌粒径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10.0)介质中,在Triton-100存在下研究了l-(2,6-二溴-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BNPNPT)与Ag的显色反应.试剂与Ag生成络合物(1:1).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9.18×104L·mol-1·cm-1和1.14×105 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的范围为0~12μg/25mL.方法已用于回收定影液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